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80字。

  2023年江苏盐城大丰第四共同体七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根据原文内容默写。(10分)
  (1)为者常成,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朱自清《春》 )
  (3)《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由名词连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__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金秋十月,荷兰花海内的百合花海以森林绿色配上多个百合花色带,如弧形的彩带,展现了百合花的姹紫嫣红,淡淡的百合花香在空气里酝酿,令人心犷神怡。水韵龙湾城市森林公园又为全区人民提供了一个静mì的去处。响晴的午后来到位于公园东北侧的玻璃栈道,更是给游客带来漫步云宵的奇妙感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酝酿   静mì
  (2)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
  改成改成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响晴:
  3.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此句中的“一群黄蝴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中的“小山”会说话,用的是拟人)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这句话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D.道路虽然挫折,但不要退缩,没有什么羞涩的,坚定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只要学会坚强,生活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坚强”和“坚定”是一组同义词,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搭配。)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他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 《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泰国作家、诗人。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夏日的海边,时常能看到三五成群、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在沙滩上漫步,在海岸边追逐嬉戏。
  B. 一树盛开 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C. 还没走进教室,我就被震耳欲聋的声音淹没,孩子们争先恐后、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什么问题。
  D. 他办事总是井井有条,回答问题总是咄咄逼人,大家都喜欢和他相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大。 B.电影《流浪地球》以其盛大的场景、震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孝”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D.仔细观察生活,广泛阅读经典名著,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7.综合性学习。(8分)
  某中学七年级正在举行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2分) 【材料一】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马克思)                        
  【材料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网络的发展,交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开始逐渐取代以“串门”为代表的传统社交模式。的确,近半数人认为网络社交平台承担了一部分“串门”的功能。此外,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宅文化”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串门文化”带来冲击。相关数据显示,近半数的人在非工作时间更喜欢宅在家里。那么,你对网络时代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