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50字。

  如东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一展厅:文化寻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
  zhuī sù其源,“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华民族就已拉开农耕文明的wéi mù。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jūn liè的大地在雨水节气萌发春信,霜降节气草木黄落、雾霭茫茫,冬至节气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A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定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围绕着二十四节气,民间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因为节气,今天的我们仍然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人民日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节选??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在横线A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符号应填    ▲   
  3.①请根据划线句子,概括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不超过40字。(3分)
  ▲       ▲        ▲                                               
  ②关于二十四节气有很多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关于节气“白露”的对联。(2分)
  露水 片片 朝霞彩 夜雾辉 白云 涟涟
  ▲                           ▲                   
  4.班级开展“低碳生活,你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①下面是小如同学收集的三则新闻标题,请你简要分析这三则新闻标题的共同特点。(3分)
  材料:
  多一份低碳       少一份“霾”怨——人民网
  垃圾分类一小步   低碳生活一大步——新华网
  厕所“小”改造   低碳“大”提升——百度网
  ▲       ▲        ▲                                                 
  ②小如同学在活动中准备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一期“绿水青山秀家乡”电子报,下面是两幅图片,你觉得哪一幅适合做本期电子报的插图呢?请你选择一幅并结合画面内容和新闻主题,有顺序地介绍画面内容。要求:抓住画面特征,层次清晰,不少于80字。(3分)
  ▲       ▲        ▲                                                 
  5.看完《经典常谈》后,班级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会。(7分)
  ①“经典文化选一选”(2分)
  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  )
  A.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B.《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
  C.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D.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
  ②“经典作品说一说”(2分)
  有人评价这本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其文直,其 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
  多用散行文字;是第一部有自己系统的史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剪裁与组织见长。
  书中这些文字都是对史书   ▲  的介绍,这本书在文字上有最大的贡献:   ▲   
  ③“经典人物评一评”(3分)
  任选下面某一人物,结合名著内容,具体点评其伟大贡献。
  A. 孔子            B.杜甫
  ▲       ▲        ▲                                 
  6.【诗中华,咏流传】
  班级围绕“亲近诗文??创意小制作”话题进行讨论,请你参与。(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