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599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的登陆,除了作家们以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热望去自觉汲取外,他们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中的传统文学因子的迎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学本身就具有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认同空间。中国本来就有着极悠久的魔幻文学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志怪一脉源远流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译介进来以后,骤然契合并接通了中国已有的魔幻文学的审美旨趣。使中国作家很容易从心理上认同与接纳它。
  作家汪曾祺曾说“中国是一个魔幻小说大国,从六朝志怪到《聊斋》,乃至《夜雨秋灯录》,真是浩如烟海。”中国确实有自己的魔幻文学传统。中国古代的魔幻文学主要由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组成。追溯起来,中国的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的始祖应该是神话《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断和原始思维的奇书,书中历述怪兽异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产生的神话和巫术幻想,其中有不少人神禽兽虫鱼异类合体的神奇想象,如人面鸟身,人面鱼身等。
  西汉末年,因刘歆校定《山海经》,激起一股志怪小说的写作热潮,出现了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越发盛行。主要有干宝的《搜神记》等。在这些志怪小说中,写到了人鬼之间、人神之间、人与异物之间的种种变化互生,充满了神秘色彩,如《搜神记》“韩凭夫妇”写韩凭夫妇的精魂化为相思树和鸳鸯鸟的故事。在唐代主要是中、晚唐,以志怪述异为特色的作品有《玄怪录》《续玄怪录》,在宋代则有洪迈的《夷坚志》等。《夷坚志》记录了两宋之际政局变乱的怪异征兆,以及人们神神鬼鬼的生活,它把历史和虚幻、人事和怪异相交织,语多怪力乱神。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伟大的神魔小说,它将玄奘取经的真实事件杂以神奇传说和佛教故事,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明代的神魔小说还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主要叙写殷商与周的争斗,即武王伐封的一段史实。小说中,同属道教的阐教和截教却分为有善恶正邪之分的神魔两方,他们出于各自的目的或辅助武王,或助封为虐。作品写了许多奇形怪貌的人物及其奇能怪技,如雷震子肋下生有可飞翔的肉翅,双手能发雷刮风;哪吒系莲花化体,生有三头六臂。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一部带有极浓志怪色彩的作品,它将狐鬼世界和现实人间相互错综,显得亦真亦幻,扑朔迷离。
  可见,鬼魅玄怪的叙述在中国古典时期的小说中是较为常见的。这些小说尤其容易让人联想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契合了我国魔幻文学传统,所以能受到中国作家的青睐。也正因如此,中国作家在对其进行借鉴时,比借鉴其他外国文学似乎来得更自然、更亲切和更成功。
  (摘编自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材料二:
  现在我们再看六朝时的小说怎样?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隔离的,因欲人与鬼神交通,于是乎就有巫出来。巫到后来分为两派:一为方士;一仍为巫。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炼金及求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像《博物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的原因之一是中外文学审美旨趣共鸣、契合的结果。
  B. 作为我国首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断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魔幻文学的始祖。
  C. 六朝时,输入的印度思想与中国本土的鬼神奇异之谈相结合,使当时的志怪小说更为发达。
  D.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借鉴、融合之中有独创,在世界文学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运用引用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其中前者还有承上启下作用。
  B. 从材料一可知,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中国古代的魔幻文学同质同源。
  C. 材料三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刻思想,要以现代眼光挖掘,寻根作家即是如此。
  D. 材料一、材料三的语言通俗易懂;材料二的语言则以白话文为主而又夹杂文言语句。
  3. 下列对“寻根文学”作品的阐释,不能作为材料三“寻根文学”特点例证的一项是(   )
  A. 莫言“红高粱”系列作品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是以村寨史、家族史为基点来找寻民族的根。
  B. 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将过去、现在,实物、虚境组接在一起,展现藏民族精神文化。
  C. 阿城《棋王》从道家文化中找到积极因素,认为这些是当今人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重要精神凭借。
  D. 邓友梅的“寻根文学”作品勾画了上至王孙贵族、八旗子弟,下至社会底层、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释了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 演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德国文学家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谈对待“世界文学”我们该如何“自己来拿”。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
  B.“《山海经》是我国古代魔幻文学的始祖”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二段“中国古代的魔幻文学主要由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组成”“中国的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的始祖应该是神话《山海经》”选项把后句“中国的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的始祖”偷换成“中国古代魔幻文学的始祖”。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召儿
  孙犁
  我们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