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150字。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领略名人风 cǎi _____,担当时代使命。听闻一多先生痛斥反动派的卑劣行径,我们更能感受历史赋予 ______我们的责任之重;听丁肇中阐_____述格物zhì______知的道理,我们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听王选讲凡人与名人的差别,我们认识了这位平易近人的“当代毕昇”……让我们向他们看齐,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赋予 ______
  ②阐 ______ 述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风cǎi ______
  ②格物zhì ______ 知
  2.  请将下列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______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体小说《虞初新志》,作者为明代的魏学洢。
  B. 《社戏》写了鲁迅小时候看社戏的亲身经历。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归戏”。
  C.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D. 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归”有“女子出嫁”的意思,如《大道之行也》中的“男有分,女有归”。
  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漫步文苑,寻迹经典。我们品诗情:从“( 1) ______ ,君子好逑”中领略古人对爱情的追求;从“(2) ______ ,心忧炭贱愿天寒”中感受白居易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我们悟文理:从“(3) ______ , ______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领会古人学习的智慧;从“选贤与能,(4) ______ ”中领悟儒家对“大同”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
  漫步唐朝,吟诵经典诗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 5) ______ , ______ ”中,我们感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漫步宋朝,品鉴唯美词句,在《卜算子??咏梅》的“(6) ______ , ______ ”中,我们钦佩于陆游坚持正义、独立不倚的高尚人格。
  5.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阔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阋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___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3)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
  ②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的版本中,颔联中的“曲”为“竹”,你认为是“曲径”好还是“竹径”好?为什么?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