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70字。
2022—2023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试卷满分:70分 试卷时间:90分钟 出题:八年语文教研组
※ 考试时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统一用黑色笔答卷。
※ 请将正确的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锃亮(zèng) 炽热(zhì) 悄然(qiǎo) 杳无消息(yǎo)
B.寒颤(zhàn) 牛犊(dú) 鲜腴(yú) 正襟危坐(jīn)
C.簇拥(cù)翘首(qiào) 田畴(chóu) 锐不可当(dāng)
D.丘壑(hè) 镌刻(juàn) 推崇(chóng)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如今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B.为了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我们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C.通过开展诗词诵读活动,使我们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
D.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4.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项( )(2分)
①文化基因的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孩子成长的需要。②中国孩子太需要懂得历史,懂得中国,懂得我们究竟有怎样的文化积淀、怎样的民族精神。③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树根立魂的问题。④有了中国心,不管风吹浪打,都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⑤中国心怎么来?⑥答案便是一定要有中国文化,把种子种到学生的心里,把根种下去,根深才能叶茂。
A.“我们”是代词,“都”是副词。
B.“懂得中国”是主谓短语,“民族精神”是偏正短语,
C.“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树根立魂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定语。
D.“树民族精神之根,有爱国主义之魂。”这句话应放在①②句之间。
5.对下面这两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A.甲诗开篇写诗人所见,寄情于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
B.甲诗颈联采用了借代手法,“烽火”指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代指战争。
C.乙诗首联简要叙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从中可看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D.乙诗颔联两“出”和两“归”重复对照,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情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7. 名著阅读(3分)
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也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欢喜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掳去。他追击敌人,终於把那匹马夺回!
上面语段出自(国籍)著名记者的经典名著《 》,又名《西行漫记》。
8.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5)东皋薄暮望,。(《野望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