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80字。

  2023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
  (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21分)
  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草木芬芳悠然降临的。每一个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节日,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情怀,映射出他们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品鉴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意韵,我们便能从中管kuī(    )古人的精神风貌,体会其韵味绵长、令人心驰神往的旨趣。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岁时节日,早已把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日渐盛行中国的节庆文化。华夏民族的古老智慧,在历久弥新中滋润着这个世界。
  (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它反映了自然时空的新旧交换。人们提起春节,总会说“过年了”。“年”属于“禾”部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谷梁传??桓公三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基于此,“年”有了“年成”之义,即“一年的收成”。所以,人们常把“过年”视为庆贺丰收的节日。春节伊始,万象更新,家家户户贴春联、吃饺子、放烟火……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妇孺皆知的传统年俗,让“年”的味道亘古不变。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悠(     )     (2)kuī(      )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二)卯兔
  2023癸卯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兔年,生肖兔排行第四,被称为“卯兔”。《说文解字》称:“卯,冒也。”东汉刘熙在其《释名》中对于“卯”字的释义也是“冒”。“载冒土而出也,盖阳气至是始出地。”卯时,也被称为兔时(早上五点至七点),正是自然哺育万物的时刻,因此,“卯”代表了勃勃的生机。在亘古的时候,兔被授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被视为一种祥瑞之物。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哺育         (2)亘古
  4.请运用本学期学过的词性知识找出语段(二)画线句子中的两个介词。(2分)
  (三)元宵
  元宵,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元宵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他大赦天下,以后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除了强调“阖家团聚”,元宵节更寓意“普天同庆”。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草木芬芳悠然降临的。
  B.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年”写作“秊”,从禾千声,意为“谷孰也”。
  C.在亘古的时候,兔被授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被视为一种祥瑞之物。
  D.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
  (四)家国
  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载体,元宵节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的团圆节,更蕴藏着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家,是让游子闻曲而动的情,就如李白的“①       ,       ”(《春夜洛城闻笛》);家,是让人泪雨滂沱的思念,就如岑参的“②       ,       ”(《逢入京使》);家,是替父从军的孝,就如《木兰诗》中“③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国,是壮丽秀美的璀璨山河,是王维“④        ,        ”(《竹里馆》)中人与自然的幽静融合;是韩愈在《晚春》那百花争艳的美景“⑤       ,
  ”中透露出的对生命、时光的珍视。
  6.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四)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诗句。(10分)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7分)
  关于他,你了解的不足百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弃医从文的热血青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坛斗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是伟大的文学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