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10字。
醉翁亭记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chǔ)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láng)
B.潺潺(chán) 辄醉(zhé) 林霏(fēi) 岩穴暝(mǐn)
C.伛偻(lǚ) 酒洌(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D.对弈(yì) 觥筹(gōng) 阴翳(yì) 颓然(tū)
2.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实词的不同意义。
(1)①太守归而宾客从(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暮而归( )
(2)①太守谓谁( )②太守自谓也( )
(3)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
(4)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 )
(5)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②山水之乐( )
3.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4)四时之景不同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5)非丝非竹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6)射者中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8)佳木秀而繁阴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4.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释义。
(1)名之者谁 “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
(3)山行六七里 “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4)杂然而前陈者 “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
(5)翼然临于泉上 “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6)自号曰醉翁也“____”,______用作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不同意义。
(1)之:①山之僧智仙也(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2)乎: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
6.“而”一般表示五种关系:A.并列 B.承接 C.转折 D.修饰 E.递进。下边各句中“而”字各表示什么关系。(填序号即可)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溪深而鱼肥。
(3)水落而石出。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7.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的序号填在相应括号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环滁皆山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而乐亦无穷也。 (6)故自号曰醉翁也。
(7)庐陵欧阳修也。
A.表示判断语气的:( ) B.表示解释语气的:( )
C.表示肯定语气的:( ) D.表示感叹语气的:( )
8.按要求默写课文原词、句:
(1)写出本文的四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山间的四时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朝暮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太守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醉翁亭记》,完成第9~21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