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50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同步课堂小练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A.浪遏飞舟(阻止) 指点江山(评论) 颓圮(坍塌,破败)
B.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中流击水(划船) 彳亍(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C.百舸争流(大船) 苍茫(指旷远迷茫) 太息(叹息)
D.沉浮(诗中指盛衰)风华正茂(风采才华)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样子;迷离恍惚)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也就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B项,击水:游泳。彳亍: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犹疑不定。故选B。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上阕“怅寥廓”三句提出谁来主宰当时革命命运的问题,目的是对段琪瑞执政府阴谋夺权的行为予以重击。
C.下阕用“携”“忆”两句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忆,而一个“忆”字引起了后面八句诗的铺叙。
D.最后“曾记否”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的大任。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词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词中没有“目的是对段琪瑞执政府阴谋夺权的行为予以重击”这个含意。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风吹落了多少春华秋实
②当毛泽东临江作赋、踌躇满志的时候
③物换星移,血雨腥风的史篇早已离我们远去
④眼前只见欲一睹领袖风采的游人如织
⑤谁会相信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书生意气的青年手中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①②⑤
【答案】B
【详解】②⑤句回答毛主席诗句所提出的问题;①③④是感慨历史兴亡的文字,①感慨历史,紧承上文,③④感慨物换星移。注意标点符号。
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