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0字。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语言建构与运用)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
  3.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
  4.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从诗歌中把握陶渊明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反思其精神在当下价值。(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从诗歌中把握陶渊明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反思其精神在当下价值。
  教辅手段:多媒体课件  、《归园田居(其一)》名家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每年10月,宝鸡人民公园都有一场盛会——菊花展。每年10月底,在人民公园内,各种菊花集体亮相、精彩纷呈。它们高洁的气质、傲冷的芬芳、舒淡的风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宝鸡市民慕名而来,驻足观赏,那么应该说,菊花展是宝鸡市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说到菊文化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诗人,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真正领略菊花高洁、清雅、坚贞的文化气息,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
  (设计意图:通过菊花展自然引出作者陶渊明,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
  二、师生互动整体感知
  1、知人论世:
  造句:陶渊明是            人?(从思想、性格、朝代、爱好等方面来介绍你所了解的陶渊明)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公布答案。
  教师适当补充:
  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新居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时年41岁。直至他63岁时去世,再没有出任。据此可发现,是出任还是退隐,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反复。他之所以三出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