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20字。

  6 散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作品中的人性美。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社会责任的理解。
  【课时要求】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文章中展现的亲情美。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初步感知
  师: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我们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走进他笔下温暖的家。
  1.初识作者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明确写作背景
  资料助读:
  课件提要: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设计意图】以比喻新课引入,自然而贴切。资料助读,既能让学生随堂巩固对作者信息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又能让他们初步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朗读悟情,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文中找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预设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探究学习
  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
  课件提要: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预设  第(1)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师小结:开头独句成段,总领全文,交代了事件、地点、人物,而且从朗读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一家四口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3.思考:请概要地说说散步的过程
  预设  散步的起因——散步的快乐——产生分歧——分歧圆满解决。
  4.对比中明确感情基调
  比较: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预设
  《秋天的怀念》——沉痛、感伤、压抑、深沉,结尾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愉悦、温馨、舒缓。
  【设计意图】将朗读技巧的指导与对课文的理解感知和学生的朗读体验有机结合,突出了朗读教学与文章感情基调之间的联系。
  三、品读明情,感受亲情
  1.从人物关系的角度读“亲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