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010字。
2023年平度市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2023.0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叠,都包含人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
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既可以是自然物,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
(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材料二:
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咏物抒怀类博物写作的作者一般是作家、诗人,他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善于把 “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一枝一叶的描写,用通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普类博物书写十分不易,因为它往往需要作者进行多年科学研究,还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B. 《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知识,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精心的描述。
C. 博物写作 作用比生态文学的作用更大;前者强调让大自然本身“说话”,后者则更强调“代自然立言”。
D. 古代小说家在写作中有了典型的博物书写的内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意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将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条理清晰。
B. 材料二通过正面论述,从不同书写类型,用具体实例,论述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的特点。
C. 材料三中的反面论述,批评了文学作品中博物书写的不良写作倾向,是对作家们的善意警醒。
D. 材料二论证了博物写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材料三从反面论证了博物书写的创作原则,两则材料关系密切。
3. 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书写”的一项是( )
A. 法布尔的《昆虫记》用动物学家的知、文学家的思,为一百多种昆虫书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
B. 沈从文的《边城》中写到茶峒方言、碾坊、龙舟、渡船、虎耳草、吊脚楼等湘西特色的内容。
C. 茹志鹃的《百合花》以百合花被子、毛竹、野菊花、秋庄稼等展示富有地域特征的农村风貌。
D. 铁凝的《哦,香雪》借尼龙袜、手表、丝巾、人造革学生书包等外来物品反映乡土社会裂变。
4. 一篇好的博物书写文章应关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三进行概括。
5. 下面是《红楼梦》对探春房间陈设的描写,从博物书写的角度结合材料简要评析。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知识”错误。文中没有提到“付新华的《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而是“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
C.“博物写作的作用比生态文学的作用更大”错误。从原文“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来看,原文并没有对博物写作的作用与生态文学的作用进行比较,只是强调博物写作正在某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选项于文无据。
D.“中国古代文学中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意识”错误。原文中说“博物书写从中国文学传统来看有其深厚的渊源。有的明清小说就涉及了当时钞关货币、丝织品、食品水果、车马船交通工具等。《红楼梦》则成为博物书写的顶峰,红学研究也有从人物到博物的趋向,饮食、中药、建筑、器皿等物都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作者介绍了博物书写的渊源,没有提到“中国古代文学中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的意识”,选项强加因果和扩大范围。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戈壁晒秋(节选)
龚培德
晒秋是在立秋之后。
这是有原因的。立秋之后,靠近沙漠的西戈壁早晚温差有10多度。此时的阳光如一位温厚的老人,慈眉善目,不似夏日脾气暴躁,从早到晚都灼人。所以此时晾晒的干菜品相最好。红的透红,青的靛青,绿的翠绿……
为什么西戈壁要晾晒干菜?这是这个地方在漫长的冬季储存冬菜的特有方式。西戈壁属于天山北坡,从当年的十月底至第二年的“五一”之前,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几乎见不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