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10字。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镐头(gǎo) 亘古(gèng) 朔气(shuò) 气魄(pò)
  B.哀悼(dào) 烦琐(suǒ) 污秽(suì) 缔结(dì)
  C.惩罚(chěng) 愧怍(ò) 晌午(shǎng) 诘问(jiē)
  D.憎恶(zēng wù) 烦躁(zào) 糟糕(zāo) 惶恐(huá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________。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________,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________。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枝条________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
  A.肃立  观望  恰到好处  不枝不蔓 B.肃穆  观望  适可而止  旁逸斜出
  C.肃立  端详  恰到好处  旁逸斜出 D.肃穆  端详  适可而止  不枝不蔓
  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有序排列的队伍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作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无论早晨或傍晚,它们都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也因为它全家幸福,才使得我常常满心欢喜。
  A.文中的“喜欢”是动词,“更”是“副词”,“像”是动词,“常常”是形容词。
  B. “学校四百米跑道”“莘莘学子”是偏正短语,“绿意葱茏”是主谓短语,“沐着阳光”是动宾短语。
  C.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看它的绿意葱茏”和“看它的枝繁叶茂”互换位置。
  D. “早晨或傍晚”是并列短语,“站在某棵树的下面”是动宾短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B.在《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他让祥子住在车厂里,免收住宿钱,是因为祥子勤劳能干,他有意让祥子娶虎妞,对他格外优待。
  C.在《西游记》中,美猴王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长生不老之术和七十二变化及翻筋斗云,大闹蟠桃宴后,被太上老君扔进八卦炉里。
  D.《童年》中的阿廖沙儿时随母亲投奔外祖父。有一次,他染坏了一匹布,被粗暴的外祖父打得昏死过去。
  5.古诗文默写。(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4)牡丹之爱,________________。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6.对上面两首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和节日习俗。
  B.第二首诗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C.醉酒而归却无甚带回给妻子,言语中虽透露出贫寒之窘,却愈显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D.两首诗皆用词精练,用典贴切,含蓄有致,用情真挚。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