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69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报告》显示,有20多万名外国作者开始使用自己的母语在中国网络文站创作小说,海外原创小说上线近40万部。海外用户数量超过1亿。《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2021年)》也显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现象。在这条赛道上的选手,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正在增多的不同国籍的选手。这就提示我们,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绝不能停留在先发优势的位置上,而应提纯取粹进行经典化探索。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研究不仅要具有中国判断,还应有国际视野。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何经典化,我认为应从两个层面加以思考。
首先要认知海外读者对中国网络文学兴趣何在,从而认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活力所在,认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经典化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基本上是商业行为。虽然近年来题材有所扩大,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主要题材还是玄幻类小说。一些知名网站的推送最受欢迎的也是玄幻类作品。为什么玄幻类作品在海外最受欢迎呢?主要原因是中华文化。中国玄幻小说从传统神魔小说发展而来,经还珠楼主(李寿民)将其现代化,黄易将其科幻化,并给予“玄幻”命名,至网络文学蔚为大观。以中国道家文化为主,兼以儒佛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生价值观,将人生境界、人性境界和人身境界融为一体构造奇幻的故事,将中华宗教、艺术、文学、食品、服饰等点缀其间,中国网络玄幻文学打造的是中华文化之境。解读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是中国网络文学能够海外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活力所在。这就提示我们,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经典化的核心内涵就是科学地传播中华性,使其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近年来,在大国崛起的形象展示中,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题材正在扩大,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但是无论是何种题材,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核心内涵都是中华性。中华性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标识。没有中华性,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将黯然失色。
其次是对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何表现中华性的思考。不同地区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接受状态并不一样。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更多地接受中国网络文学的故事性,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在这些地区掀起了一阵一阵的阅读热。虽然该书也有英译本,阅读却没有那么热。英语地区的读者似乎更喜欢有着更多东方文化秘境的小说,例如《择天记》。英语世界的受众之所以被这部小说吸引,是因为这部小说所设定的进阶境界:洗髓境(凝神、定星、洗髓)、坐照境(初入、中境、上境、巅峰)、通幽境(初入、中境、上境、巅峰)、聚星境(初入、中境、上境、巅峰)等。这些词汇来自中医、围棋的术语,被作者捏合在一起构成武功境界,并上升到人生境界,其中渗透了中国老庄生命哲学的玄妙。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不同文化接受,与本土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与中华文化属同一个文化圈,读者对中华文化有着更多的认知感,而英语世界的读者更多是对东方文化的感受,他们将那些玄幻小说当作“东方文化密码”来解读。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何表现中华文化还在于如何书写。为什么是网络文学成为当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热门文类,除了网络传播快捷流畅之外,还与网络文学的故事构成模块有关。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发展而来,还是类型化的情节套路式,但是与传统通俗小说的因果式的情节套路不一样,中国网络文学采用最多的是“折叠式”叙事模式。所谓“折叠式”叙事模式是指情节模块的组合。中国网络文学的故事构成有着很强的世界性,日本的动漫叙事、欧美的奇幻叙事,还有遍及全球的电子游戏叙事等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情节模块的构成有很大影响,例如近两年在国内外大受欢迎的作品《诡秘之主》,故事情节模块就有着很多西方奇幻文学的叙事模式。有着明显的克苏鲁风格和维多利亚蒸汽朋克风格。在中华文化中读出似曾相识的故事是很多海外读者阅读中国网络文学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对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走向有很强的影响力,很多海外阅读网站都是跟随读者偏好进行动态调整。如掌阅科技公布的《2021年度掌阅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掌阅海外阅读平台iReader中最受海外用户欢迎的题材为甜宠、狼人、吸血鬼等。在iReader上,这些主题的作品相应较多。如何在与外国文化和文学情节模块的组合中突出中华文化就成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经典化的重要创作路径。折叠叙事有利于中国网络文学走向海外,但是如果为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出海就削弱中华文化,这样的网络文学就是“假洋鬼子”。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中,中华性的主导性、主体性的需求应该在思想观念上非常清晰,也需要在创作观念上加以明确。近期起点国际版翻译作品排行榜(Translations’Power Ranking)榜首的作品《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My Post-Apocalyptic Shelter Levels Up Infinitely)是部值得肯定的作品。小说有“末日流”“全球流”“避难所”“基建流”四大功能模块的组合。“全球流”和“基建流”是大国崛起全球化建设的中华叙事,具有很强的大国风范和当代性。“末日流”和“避难所”则是西方电影叙事模块。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艺术性地表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和中国大国形象,是这部小说获得好口碑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多外国工作者用我们中国人的母语在中国网络文站发表原创小说,体现了中国网络文学已变成全球流行的文学现象。
B.中国网络文学的传播已具有先发优势,但我们还要继续经典化探索,要让这个文类为中国文学留下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
C.为了让中国网络文学更有活力和竞争力,我们可以通过打造能将宗教、艺术,文学等点缀其间的奇幻故事,让海外读者去感受。
D.英语地区的读者更喜欢有着更多东方秘境的小说,所以,他们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类的故事性作品不怎么喜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要走经典化道路,一方面暗合文化创作要有中国文化血脉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媒体时代掌握传播的主导权。
B.中国网络文学开放兼容的叙事模式使之故事的构成有着很强的世界性,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读出似曾相识的故事会是很多外国读者的共同感受。
C.中国网络文学的情节模块构成融汇有东方、西方和当前流行的一些叙事模式,因而流传起来,会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影响力。
D.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经典化,最重要的是根据海外读者的偏好,组合一些外国文化和情节的模块。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即便是在那些想象力非凡的架空历史小说中,那些极度的个人欲望追求者都难善终。例如江南等人的“九州系列”,猫腻的《庆余年》等小说。
B.海外最有影响的翻译阅读平台WuxiaWorld(武侠世界)首页呈现的作品以仙侠、奇幻和玄幻作品为主,该类作品多源于中国的神魔小说。
C.金庸的武侠小说虽有英文版,法文版等,却很难引起西洋人的共鸣,而以朝语,泰语、越南语等东方语言来翻译却能博得好评。
D.网络文学在继承古代女性品貌、才德等女性形象叙事传统上,力反“男尊女卑”的地位,以男女并肩同行的和解式路径,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她时代”力量。
4、如何理解“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研究不仅要具有中国判断,还应有国际视野。”(4分)
5、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喜闻乐见。如果你是翻译者,为了更好的向日韩、东南亚及英语地区的读者推广这部作品,让他们也喜欢上金庸作品,请你结合文章精准施策,你会对该作品做哪些方面的改编。(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将 军
刘建超
“十五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十二岁。
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八百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3名飞行员,哥是最后六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