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字。
《屈原列传》一轮复习训练案(50分)
一、基础巩固(21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B.顷襄王怒而迁之 迁: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列:队列
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没有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于治(治理)乱 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
B.平伐(自夸,炫耀)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聪明)也
C.谗人间之,可谓穷(处境艰难)矣 其文约,其辞微(含蓄隐晦)
D.举类(事物)迩而见义远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看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人穷则反本 B.靡不毕见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离骚”者,犹离忧也
4.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秦,虎狼之国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的,用来“别婚姻”。
B.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
C.文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邪曲之害公也
B.蝉蜕于浊秽
C.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的部分主要交代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外因和内因,并对《离骚》的内容做了高度概括。
B.屈原文约、辞微,志洁、行廉,这些在他的辉煌巨著《离骚》中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思想基础。
C.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图强取屈原草拟的宪令底稿,目的是要抢占屈原的功劳,在楚怀王面前与屈原争宠。
D.屈原在《离骚》中称颂远古的帝喾,中古的齐桓,近古的汤、武,意在讽刺楚国的时政,暗喻国君不贤,表现了屈原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
8.理解性默写。(12分)
(1)《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