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90字。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觥筹交错(gōng)  日星隐曜(yào)
  B. 樯倾楫摧(qiáng)  树林阴翳(yī)    淫雨霏霏(fēi)   雾凇沆砀(kàng)
  C. 伛偻提携(qū)     天上宫阙(quē)   林壑尤美(hè)    山肴野蔌(shù)
  D. 停杯投箸(zhù)    薄暮冥冥(míng)  毳衣炉火(cuī)   岸芷汀兰(dīng)
  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 云归而岩穴暝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凄凉  百废具兴  静影沉壁  铺毡对坐
  B.胜状  满目肃然  宴酣之乐  悲欢离合
  C.诲明  琼楼玉宇  玉盘珍羞  山肴野蔌
  D.婵娟  沙鸥翔集  迁客骚人  沉舟侧畔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去国怀乡
  C. 上下一白        D.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6.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离开了)。
  7.默写。(8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古诗词中像这样富含哲理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再比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从你记忆的宝库中,再搜寻出同样富有哲理的两句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后四句______,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
  10.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长精神”三子。(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