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60字。
《劝学》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文章内容和论证思路
1.劝学与性恶论
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倡“劝学”,而且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这大概是荀子开篇即鼓励学习的主要原因。
2.文章论述思路
文章基本按照议论文常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来写的。通篇采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贴近生活,说理形象,生动精警,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富于变化,明白易懂,毫无板滞之感。
第一段:提出问题,即提出中心论点(观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三段:分析问题,即阐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第2段侧重写学习的意义——学习
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论述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是论述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第3段侧重写学习的作用,即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四段:解决问题,即应该怎样学习,强调了学习应具有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
志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在比喻论证中又包含对比论证。
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展开论述,指出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阐述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助力自己做到更好,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有贵在积累、重在坚持、用心专一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二、重点词语
1、读音正确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一)阅读《劝学》,完成各题。
1.“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请把相应用法的字母填在下面各句后的括号里。
a 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 连词,表假设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 )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6)蟹六跪而二螯( )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见识
B.而闻者彰 彰:清楚
C.而绝江河 绝:横渡
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