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0字。
liguilin1970鉴赏诗歌情感价值观
考情分析
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考查其实是逢年必考的,只是它提问的方式各种各样,读懂一首诗歌你首先就要弄清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无论是鉴赏形象、语言还有技巧,诗歌都是为表达情感和价值观来服务的。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从知人论世、标题、意象、奠定感情基调的首句、卒章显志或者以景结情的尾句、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间接抒情的诗句等等,都可以分析出诗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
网络构建
教材回归
《琵琶行》(借景抒情)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景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琵琶行》(知人论世角度理解诗人的情感)
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
提示:在进行了音乐表演之后,琵琶女自述了身世,将身世与歌声联系起来,也将诗人的经历与琵琶女进行对照:
琵琶女 诗人
自述身世 作者感触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城 才华横溢的诗人
老大嫁做商人妇 谪居卧病浔阳城
伤 女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伤 己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鹊桥仙》(秦观)中使用的艺术手法表达情感?
(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明确:1.“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运用拟人手法,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衬托了织女的心灵手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