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20字。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专练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①,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注】①:悰:欢乐、乐趣,心情、思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前四句,写春寒犹重,但已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些许春意了。
B.上片后三句,纵然夜寒且长,作者也感到暖意,钟鼓声也渐渐清圆。
C.下片前两句,初日半衔山,楼阁笼罩在雾气中,写出春天生活气息。
D.下片后三句,陡然逆转,看似曲折波澜,却是紧扣住“病起”二字。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 C
2.①虚实结合,有实景,也有虚写,如游人寻芳,“应已争先”是虚写(答“想像”也可);②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小桃杏,应以争先”;③侧面衬托,通过人的内心感受来写春意已到、生机勃勃;④通过感觉(视、听、触觉)来写春意。 评分标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秋
朱梅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秋风渐起时,倍觉塞下景色荒凉,淡薄的秋景凄清、悲凉,惹人忧伤。
B.“渐渐”作响的“金风”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西风”一样,都描绘了一种清凉净洁的意境。
C.二十多年边疆苦寒,不觉鬓发已白,犹不能回归,词人对困境的描写意蕴丰富。
D.夏城戍守的将士,是否像我一样有满腔愁怀?共情的思乡愁绪让人更觉伤感。
2.朱栴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明朝第一任庆王,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身份特殊,他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夏城屯戍客”有何不同?词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