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60字。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服,又名华服,是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在喜气洋洋的结婚仪式、青春飞扬的毕业典礼,汉服爱好者姹紫嫣红的背后______①着礼仪规矩。身着一袭汉服,就像把厚重的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坐着,是一组文化修为的展柜;走着,是一阵人格______②(mèi)力的和风。
1.文中加点字“载”的读音及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zhāi 魅 B zhài 寐 C.zài 魅 D.zái寐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显露 B.彰显 C.呈现 D.兑现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服不是动态的出土文物,而是静态。
B.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文化符号。
C.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动态的出土文物。
D.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标志着动态的文化符号。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书法文本是书家精神品格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载体
②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重视
④作为书法,其内容就是书法文本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
5.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C.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D.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0分)
(一)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面6-7题(4分)
鄂州①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菱荷②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③。
【注释】①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②菱荷:(jì hé)指菱叶与荷叶。③一味凉:一片凉意。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写出了春天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写出了荷花绵延很远,香气扑鼻。
B.整首诗风格清新淡雅,语言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C.全诗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惬意之感。
D.最后一句中的“凉”字,是清风明月带给诗人的愉悦感受。
7.诗的前两句写景,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入手的?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①,扶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②圣贤学。知府张揎悯其贫,周③之栗,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④,始食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⑤也。里居⑥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⑦,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⑧。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樵牧:打柴放牧。②志:崇尚。③周:接济。④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⑤泊如:恬淡无欲的样子。⑥里居:住址。⑦殣(jǐn):饿死的人。⑧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8.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辍( ) (2)食( ) (3)或( )
9.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4分)
(1)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