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91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10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3.10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但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有茶,在考古学对茶叶、茶器等尚无新的发现以前,还不能提供出具体的年代来。可以肯定的是,自开始有茶起,直到战国时代以前的很长时期内,有茶的地方还仅限于茶树原产地的西南地区。当然,在这个期间内,西南地区中巴蜀一带的茶,曾以“贡品”的形式,进入到中原地区。到了战国时代,七雄并起,战事频繁,茶才由茶树原产地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经由水路和陆路先后传入后来的产茶地区。不过,还应指出的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前,基本上仍是茶的药用时期,因此,《六之饮》[注]中把晏婴所处的春秋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以前的周公时代,并上溯到神农氏时代,都作为茶的饮用时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根据,是神农氏撰有《食经》,其中曾提到饮茶。实际上,古代人往往汇录议论性质相关的文字成书,而用一位思想或行事与此议论相称的古人题名,由于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创始者,所以就把《食经》托为神农氏所撰。陆羽据此而把神农氏说成是饮茶的创始人,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因而《六之饮》中举出司马相如和扬雄,认为他们是汉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三国以后的两晋时代,《六之饮》中举出了饮茶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五人,另再参照《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也以两晋时代的为多,说明两晋时代已是一个饮茶风尚迅速普及的时代;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大盛,并进而说明有不少地方已形成了“比屋之饮”,这也是合乎历史事实的。但是,从《七之事》中所引的史料来分析,在两晋时代,南方的饮茶风尚已较北方为盛,而陆羽并未就此加以阐述,同时,他也未参照《七之事》中所引史料,在《六之饮》中举出南北朝时代有着饮茶风尚的人,这都不能不说是《茶经》中的不足之处。
  由此可知,《六之饮》所说的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的这段饮茶历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为了指出这段饮茶历史中的关键性史实,这里要加以补充的有两件事。一是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有“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之句,这说明自公元前316年以后,四川的饮茶风尚已开始向陕西进而向中原地带传播。二是晋代以后的南北朝前期,南方的饮茶风尚仍较北方为盛。如北朝西魏杨街之在所著《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中,述及北魏有些人鄙薄地把茶称为“酪奴”,并说“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所谓好,即是喜好饮茶。
  (摘编自吴觉农《茶经述评》)
  材料二:
  由于交通与通讯技术都十分落后,因此僧侣求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我国茶文化依赖这种人际传播形式,在日本、朝鲜等邻邦得到了普及,而这些国家也则通过将我国茶文化与自身本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另外,人口迁移在我国茶文化传播中也发挥出了重
  【注】《六之饮》和《七之事》都是陆羽《茶经》中的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以前,茶只产于西南地区;战国后,由于战争,茶才由水、陆两路传向中原地区。
  B.西晋时,茶文化中心南移与西晋迁都是分不开的;饮茶风尚由蜀地向中原传播,则与秦攻取蜀国有关。
  C.从在我国茶文化输出中所承担的角色来看,《茶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典籍,有着重要地位。
  D.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作用,茶文化向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力度将会大大削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在春秋时代,甚至追溯到神农氏撰写《食经》的时候,已有饮茶。
  B.两晋时,南方饮茶的风尚比北方更为突出,《六之饮》就证明了这一观点。
  C.战国或秦之前,茶基本作为药用;秦人取蜀后,茶才开始用于饮用。
  D.从《洛阳伽蓝记》可知,北魏有些人把茶称为“酪奴”,认为茶不及奶饮品。
  3.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材料一提及的茶的两种功用的一项是(3分)
  A.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
  B.汤发云腴酬白,盏浮花乳轻圆。
  C.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D.春醒茶可解,诗病药难痊。
  4.根据材料二,概括茶文化的传播途径。(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孔子的自白
  顾随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老了,跟着先生周游了几年,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