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28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最近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见一些似乎和书法创作有关的视频,比如“射书”,即用针管在宣纸上射出道道墨迹;“吼书”,就是边吼边写,书者类似耍酒疯;“手脚并用书”等。有人把这类表演称为书法的“行为艺术”,且从个别史料挖掘角度,以古有张旭“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李白大醉赋诗题壁为理由,来佐证这类行为艺术古已有之。同时,强调“视觉体验”“外向表达”“个性张扬”的所谓书法的当代意涵,和传统书法审美的平和内敛、诗文境界作区分。
  但绝大多数目睹这类视频的观众和专家都会认为当今书坛“横行着一种完全背离书法艺术规律、极尽狂怪丑大的书法”,愤愤于文墨芬芳的书法艺术,何以在今天沦落到类似杂技表演的境地。其实,无论采取什么出格的手段和夸张的行为,最终还是需要在宣纸上展现的书艺来印证这种行为的价值。视频中那种明显缺乏书法基本功和艺术美感的胡乱宣泄、莫名亢奋,其结果就是纸破墨败、一地狼藉。
  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是历代无数艺术家的智慧创造和精神结晶。所谓晋人飘逸、唐人规矩、宋人尚意,都是各具神韵的经典艺术风格,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取法资源。技艺虽然不等于书艺,但书艺一定离不开技艺。好的书法作品从来不是在脱离书写、笔墨要素的前提下,单靠强烈的情绪和肢体语言就能完成的。反观当今的“丑书”表演,看不出有什么艺术的含量和承传了。
  唐太宗《指意》一文表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虽然重要,但具体用笔方法更是不可或缺:“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清包世臣也在《艺舟双辑》中指出:“凡作书者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具备。”可见笔法和节奏的把握对于书法的表现是多么重要。当下鬼画符似的“丑书”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哪里顾及汉字的尊严和书写的规范?
  况且,书法还不仅仅只是文字的表现,还是书家综合修养、特别是文学修养的笔墨呈现。它是视觉的艺术,更是阅读和心悟的艺术,和汉字正大的气象、深邃的诗意、内蕴的哲思相伴随。启功先生说过:“字写好了,是读书人的本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就有那么一些胸无点墨、故弄玄虚之人,却喜欢到处泼墨。有专家曾发现一幅天书般的丑书作品中,不规范的字竟有70多个,简直白白糟蹋了那张宣纸。可这样的书法生态,几乎无一不打着创新、探索和个性的旗号进行。不明白这些人哪来的底气,成天想着要“挑战传统”。
  不可否认,在丑书实践者中,也确实有一些书法名家,我们丝毫不怀疑他们的书法功力,也乐见他们的探索成果,但希望这种探索是有益于书法、有益于环境,特别是有益于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如果片面强调“多元”“当代意识”“突破传统”,甚而无意中、无形中起到了负面作用,则应对探索本身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乃至纠偏。
  (摘编自喻军《“狂怪丑大”,是对当代书法的矮化》)
  材料二:
  众所周知,所谓“丑书”是相对传统观念的“美书”而言的。这种美书源自中国古代思想体系内,以儒家思想为主、道家和释家思想为辅,以二王书法传承体系为轴心。而“丑书”试图冲破这一体系,构造一套基于民间书法资源挖掘整合之上的、有别于传统书法审美的、借鉴西方文化的书学体系。体现在创作上常常表现为对稳定结构的破解,对所谓个性进行夸张强调等等。这毫无疑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同微信朋友圈里看的“射书”“吼书”“鼻书”等丑书“狂怪丑大”,不是书法创作行为。
  B. 有些人支持“丑书”,称赞其是行为艺术,认为与张旭“号呼狂走,索笔挥洒”的行为如出一辙。
  C. 作者指出,书法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固然重要,但笔法和节奏的把握对于书法的表现更为重要。
  D. 作者希望有书法功力的书法名家对“丑书”作有益的探索,思考纠正“丑书”探索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丑书的书写者书艺超群,书体有艺术美感,即使书写手段出格、行为夸张,也就无需指责了。
  B. 只要取法晋人飘逸、唐人规矩、宋人尚意等经典艺术风格,就可以提高丑书的艺术价值和接续文化血脉。
  C. 常言道,字如其人,书法作品是视觉的艺术,阅读和心悟的艺术,能呈现出书家综合修养、尤其是文学修养。
  D. 写字不规范的书法家胸无点墨、故弄玄虚,打着创新、探索和个性的旗号“挑战传统”,进行丑书创作。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不能支撑“丑书”家理念的一项是(3分)
  A.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B.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C.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D.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 上面两则材料围绕“丑书”有些观点是针锋相对的,请结合材料作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62年冬天,正是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