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350字。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让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且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
  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强国复兴才有战略主动。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稳产高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搞占补平衡不能把好地都占了,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最终账面上确实平衡了,但耕地质量大大亏空了。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缓解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约束、环境压力、气候变化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突出矛盾。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给予农业科技创新长期稳定的支持。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发挥新型举
  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种子。要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选准突破口,持续发力,协同攻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
  (摘编自闻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材料二:
  主持人(经济日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徐向梅):请描述和分析一下这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状况及成因。
  司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约8.2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9.8%。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经济欠发达、政治不稳定、治理水平有限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危机中显得尤为脆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只有从政治上看粮食问题,才能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B.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中,节水技术是最重要的。
  C.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D.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粮食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的12%,两国间的冲突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直接打击了粮食生产和出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
  B.保障粮食基本自给是一个国家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掌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前提条件。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C.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不同国家农业资源禀赋各异,粮食生产与消费分布不均,但现在全球粮食产量能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所以全球粮食危机是能够避免的。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落实藏粮于技战略”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B.坚决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
  C.强化装备支撑,研制关键农机装备。
  D. 因地制宜,科学施肥,改良土壤。
  4.对于我国来说,粮食安全这根弦为什么任何时候都不能松?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4分)
  5.2022年某县的一个镇大力发展果木经济,招商引资,建设了集采摘、观光与休闲于一体的农庄,总面积1000亩,其中占用基本农田300亩;2022年该镇的耕地面积并没有减少,因为镇政府在落实占补平衡政策中,补充了 300亩坡地;2022年该镇购入了一批水稻、小麦的本土优良品种,引导农民积极耕种优良品种,该镇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平稳。请根据材料一对此进行简要点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 片 洁白  铁  凝
  一连两年我都没有考上大学。一连两年我都没有找到工作。
  妈妈对我说:“瞧你这副迷迷瞪瞪的样儿,趁早去你二姨家住一段。 乡村空气好,朝哪儿看都豁豁亮亮。”
  一晃几年,我没有去过二姨家。我只知道大表姐、二表姐都已出嫁,平时家里只有二姨、表妹小素和表弟小杰。
  二姨一眼就认出了我,她一边让小素给我舀水洗脸,一边自己去忙着和面,烙饼,煎腊肉。
  只有小杰不在家。如果我没记错,他该是十七岁了。
  原来姨父要退休,小杰可以去顶替。我不由想到,顶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