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950字。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试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这轮科技革命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导致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的变化,已经不是以往蓝领、白领、金领、粉领、圆领之类的升级和变化,也不是体力型、知识型、科技型的智能化升级,而是满足人作为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智慧、长寿需求,丰富了劳动者的内涵;各种便携式智能装备拓宽了劳动者的外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参与劳动,跻身劳动者行列,增加了劳动力的类别和数量;人工智能参与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以及人更多地向着脑力劳动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质量。劳动者再没有以往那么单纯,人和机器人建立了多重内部关系,体现了劳动者的深刻变化。人的健康、安全和长寿以及人的体质和智能,是劳动者最重要的内涵。内涵丰富、素质提升,这是劳动者最大的变化。
  劳动者质量取决于人的体质和智能,农业科技促进的粮食增产,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改善了劳动者的营养,使劳动者的体能得到加强。
  现代医学科技从为少数人服务发展到普惠大众,使更多的劳动者的健康得到保障。“世卫组织估计,由于距离遥远,大约有10亿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看见卫生工作者。”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人类在健康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已经让大多数人受益,但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到这些福祉。如果想要所有人都能得到医疗护理,就必须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投入资金,让其能给最偏远地方的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虽然老弱病残不是直接的劳动者,但如果他们的疾病能够得到治疗,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也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实际上也间接地改善了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
  教育科技,特别是这些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使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得到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智能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逐渐参与一些劳动,虽然取代了劳动者的一些岗位,但是那些急难险重和肮脏的工作被取代,大大减少人类劳动的风险,使人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劳动。未来有可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劳动力取代相当部分人的劳动和工作,人类将主要从事科技、研究、娱乐、游戏、创作等获得精神快乐的智能劳动,人类将更多地适应以精神、文化、智能、创造为主的工作,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火爆的ChatGPT拓展了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的想象力和可能性的边界,在许多岗位上,ChatGPT有望取代人类,比如从客服代表到新闻写作。这样的技术发展,也许最先提升的不是“蓝领”劳动力,反而更多的是“白领”劳动力,因为白领劳动只需要人工智能,蓝领劳动反而需要一系列实体技术。这对我们调整国家的规划,抢占科技高地,涉及人口、就业等都会影响深远。当然,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编写内容时,务必查找核实,因为有时AI会出错。更要思考如何避免劳动力的增长和劳动者的解放,变成对人类独特性、人类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削弱甚至剥夺。以色列总统说:“我们必须永远不要忘记人类的精神——没有计算机……能够取代人类的DNA。硬件和软件都不能代替人的意志。”
  (摘编自邵春堡《劳动力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伦理尺度,社会的理想伦理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劳动自由是自由的根本体现。考察劳动的伦理价值,关注的核心是劳动自由度。劳动及其内在结构的演化对劳动自由的影响是正面和反面双向的。一方面,劳动使人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否定,是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轮科技革命促使现实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导致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
  B.现代农业科技、医学科技和教育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体质和智能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质量。
  C.作为新的劳动力,人工智能将优先提升“白领”劳动力,因为白领劳动只需要人工智能,而蓝领劳动需要实体技术。
  D.劳动使生命付出体力和精力,又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也就在这样的劳动活动中受到限制也得到增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劳动力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但是二者论述各有侧重。
  B.材料一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劳动力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
  C.材料一最后引用以色列总统的话,从反面论证了劳动力的实质仍然是人,而不是机器。
  D.材料二中马克思对于劳动自由所持的观点和论述符合其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辩证思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劳动是属于奴隶、工匠从事的活动,它并不能达到至善的、德性的境界。
  B.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认为,每个人都对自身拥有所有权,劳动就是他的所有物。
  C.黑格尔:“个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既是自己的需要的满足,同样也是对其他个体的需要的满足。”
  D.何云峰:“人工智能挑战的是劳动权利,带来的是人的劳动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会。”
  4.科技革命给劳动者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追求“劳动自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又见香雪  铁  凝
  我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写于1982年,香雪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
  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要我讲一讲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其次在我的内心深处,觉得一个美国青年是无法懂得中国贫穷的山沟里的一个女孩子的世界的。然而这位美国人把持着话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于那要求变成了请求。身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