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体会诗词的音韵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词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词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意境,积累优美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浣溪沙》晏殊  《采桑子》欧阳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晏殊及词牌,理解词句含意,背诵全词
  2.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3.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4.感受词中所描绘的颖州西湖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感情之美。
  5.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2.理解诗歌蕴涵的作者的感情之美,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教学难点】
  1. 理解晏殊的思想感情,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特点
  2. 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流程】
  《一》《浣溪沙》晏殊
  一、创设情景,释题导入
  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晏殊的《浣溪沙》。
  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作者:晏殊,字同叔,临川人。北宋大臣,词人。十四岁中进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清新婉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谥元献。存《珠玉词》和清人辑《晏元献遗文》。
  2.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后用作词牌名,属小令。均双调,.上下片三个七字句, 共42字。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3.背景资料: 《浣溪沙》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其语言疏淡闲雅,而意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们哲理性的启迪。
  任务二: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