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30字。
5.1《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迹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论语>十二章》节选)
材料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
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小子何莫学夫《诗》
2.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的“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
B.“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使……明”),也就是彰明、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品德。
C.“齐其家”意思是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齐家的前提必须“修身”(修身齐家),此即“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的道理。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写先秦的礼制。
3.把材料一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