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二、教学目标:
1. 浏览课文,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2.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景物的特点;
3. 理解文章新颖的构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游记类散文。所谓游记,就是在写作者去了什么地方,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又因此触发了什么思绪。因此,我们在阅读游记的时候,也应该着重关注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这三个具体的要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一些特殊,请同学们跟随一滴水的脚步,去看看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一座古老而静谧的小城里,这滴水究竟看到了怎样别致的风景,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故事呢?
丽江古城的标志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山、云。整个标志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给人一种浑然天成和淳朴忠厚的民风感觉,将丽江古城的深厚历史感味儿酝酿的淳朴十足。这款logo标志设计,又像是我国的一款古代印章,充分体现了丽江古城的历史、人文与风光等。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阿来,藏族人,当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2021年8月,阿来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来到丽江之后,就邀请他写作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就写作了这篇文章,也是对他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三)读一读,寻找一滴水的踪迹
1. 寻找游踪
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体现一滴水踪迹的句子。并以“我是一滴水,______(形容词/动词)游过丽江的______(风景点)。”
*我是一滴水(一片雪),轻盈地游过丽江的玉龙山山顶。
原文: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我是一滴水,缓缓地流过丽江的绿色盆底(丽江坝)。
原文: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
*我是一滴水,眼前一黑地游过丽江的落水洞。
原文: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
*我是一滴水,莫名其妙地/喧哗地/经过岁月长河的游过丽江的黑龙潭。
原文: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
*我是一滴水,开心地/好奇地/对一切未知充满好奇地游过丽江的四方街。
原文: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我是一滴水,目眩神迷地游过丽江的玉河。
原文: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
*我是一滴水,犹豫徘徊地游过丽江的中河。
原文: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是一滴水,神奇地/意料之外地游过丽江浇花人的大壶上。
原文: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我是一滴水,湍急地游过丽江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
原文: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
*我是一滴水,喧腾奔流地游过丽江旁的金沙江里。
原文: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2. 画游踪图
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找到的一滴水的游踪,画出这滴水的游览轨迹图。
教师总结:游记作品当中,常常以地点的转化为线索,来铺展文章的结构。本文作者就是以一滴水的行踪为线索,来为读者展现丽江的风情。
(四) 想一想,思考一滴水的见闻
看完了这滴水的行踪,接下里我们再来找一找课文中对这滴水“所见所闻”的描述,这滴小小的水珠在丽江遇到了什么样的风土人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表现作者所见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