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790字。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10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看客是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愚昧、麻木、奴性、好伪、无聊、冷漠,对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不仅漠不关心,反而将其视为游戏和娱乐的材料。最早提及看客这个概念的是梁启超,他在《呵旁观者文》中将其称为“旁观者”。而准确、传神地将这一群体命名为看客的,当推鲁迅。鲁迅自觉将看客作为贯穿自己所有文学创作的核心形象。经过鲁迅的用力、反复书写,看客成为了现代文学中愚弱国民性的标识性形象。
  沈从文是以书写“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享誉文坛,但他的艺术文本确实没有放过对众多看客形象的犀利审视。沈从文对看客的书写,渗透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蕴涵着他对生命悲剧的深刻体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本我追求快乐,自我寻求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超我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在沈从文笔下,看客心理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理性意识,而是一种潜意识中的精神暴力欲望。看客在“看”的过程中,已深深地沉入到精神分析学所说的“本我”之中。文化价值或者完全淹没在暴力欲望之中,或者成为精神暴力“本我”的伪装和实施精神暴力的工具。看客的外部表情看似僵硬、平静,但其内心却是躁动的,甚至是波涛汹涌般的沸腾,有着如愿以偿般的精神满足。被看者受到的痛苦越深重,他们得到的满足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文化理性只是满足看客内心欲望的一块招牌而已,与看客的内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看客正是由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支配着。《夫妇》中的“好事者”,有的主张对被看者鞭挞一顿,有的以沉潭相恐吓,更有甚者打算以喂尿、吃牛粪相惩罚。名义上都是为了让被看者得到胡来乱来的教训,从而达到“维持风纪”之目的。但实际上他们对“风纪”毫无兴趣,这不过是向被看者施加精神暴力的借口而已。而《从文自传》《我的教育》《黄昏》《新与旧》《渔》等作品中,那些杀人场面围观者的内心又是何其丰富:有的渴望杀人时刻的早点到来,有的因看到了杀人场景而兴奋无比,有的就是在杀人后仍念念不忘。透过作品中那若无其事的平静的描述笔调,分明可以感受到看客心中充满着贪婪的精神暴力。而这种暴力的源头又是人类心中那无边的欲望海洋。也就是说,沈从文揭示的看客精神暴力欲望不仅仅存在于看客之内心,同样普遍存在于人的内心。这样,沈从文的看客书写自然就引发了读者对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悲剧的思考。
  沈从文对看客生命悲剧的揭示,是作者生命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生命悲剧的体验是根植于现代生命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认识。
  (摘编自洪耀辉《生命悲剧隐喻与文化启蒙符码的合一——沈从文笔下看客形象解读》)
  材料二:
  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被管理这单一的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的表情来掩盖自己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客是一类思想病态的旁观者形象,这一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及,而准确、传神地将其命名的是鲁迅。
  B.看客是现代文学中愚弱国民性的标识性形象,这一形象的书写渗透着作家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悲剧的思考。
  C.“看客正是由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支配着”指看客们内心被精神暴力欲望控制,期望从被看者的痛苦中收获精神满足。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鲁迅小说中“看客”行为在现实的翻版,侵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蔓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妇》一例中的看客,他们在“看”的过程中所谓的“维持风纪”主张可能只是其精神本我的伪装和实施精神暴力的工具。
  B.沈从文认为,看客贪婪的精神暴力来源于人内心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具有普遍性。因而他的看客书写能引发人们关于生命悲剧的思考。
  C.鲁迅等现代作家通过塑造“看客”这一类文学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思想,打破了铁的“黑屋子”的困境。
  D.只要人们能改变思想,将道德提升上来,就能懂得爱别人,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国家社会也就会更加美好。
  3.下列选项中描述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与材料二中“看客”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中的中年闰土,与我再次相见时,对“我”毕恭毕敬,生疏的一声“老爷”使得亲密无间的童年玩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
  B.《风波》中听说“皇帝做了龙庭”,村民们认为剪了辫子的七斤要丢性命,赵老太爷又放下了辫子,穿起了长衫。
  C.《狂人日记》中昆仲弟弟患“迫害狂”症,言行荒诞,经家人的照顾和治疗后病愈,赴某地候补去了。
  D.《社戏》中“我”想去看社戏,却找不到船,双喜便借来了八叔的船,村里的十几个少年特地陪我去看戏。 
  4.请结合材料,谈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如何避免自己堕入“庸众”的一员成为“看客”?(6分)
  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7小题。
  文本一:
  吴召儿
  孙犁
  我们的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有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