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90字。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 1-6 题,共 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娇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 ( ) 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 wù( ) , 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 chù( ) 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 ( ) 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相得益彰。(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娉 ( )婷 ②旁 wù( ) ③chù( )立 ④矫 ( ) 揉造作
(2)语段画波浪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 分)
(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营销战略过于自信自恋, 自吹自擂,脱离营销环境,无法实现突围的情况极其普遍。
C.市教育局出台“减负 ”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 ”难题的不二法门。
D.黎平县红色旅游与侗族文化相得益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3、对下列有关句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因为经常见到听到,大家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因果复句)
B.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递进复句)
C.“无论是在孤独的漫漫长路中,还是在千磨万击的逆境下,君子总能自强不息。”这个句 子是一个假设复句。
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选择复句) 4、下列文学常识与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 更定矣 ”的“更定 ”是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相当于晚上十时左右。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纯净的内容与真挚的情感 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了一曲爱的颂歌。
C.《论教养》一文循着“教养—风度—优雅举止 ”这一线索娓娓道来,叙议结合,层层深 入地阐发了对教养的深刻认识,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作为现代人,教养是修炼自身的必 需,要付诸实践直到成为一种生命自觉。
D.《行路难》中“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在溪磻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归隐之心。
5、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人古诗文名句。(8 分)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虽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用“欲为圣明除弊事,(1) ”表达忠君为国效力之心;张岱《湖心亭看雪》 “(2)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表达对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美景的喜爱;苏 轼《水调歌头》中用“(3) , ”表达美好祝愿;刘禹锡《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 ”描绘千帆竞发、万木 争春,表现旷达乐观的心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5) , ”表达淡然心态。
6、学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 分)
(1)班上举行关于“ 自强不息 ”的人物故事会,有同学收集了下面一组故事,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2 分)
A.祖 逖—— 闻鸡起舞 B.毛 遂——一言九鼎
C.范仲淹——断齑画粥 D.苏 秦——悬梁刺股
(2)语文书中也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仿照示例举出一例。(限语文课本) (2 分)
示例: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 ”。
仿写:
(3)李海深同学学习十分努力,但多次考试成绩都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学 习。你打算怎么劝他?(要求:在劝说中要引用一句符合主题的名言。)(3 分)
二、阅读理解(本题包括 7-23 题,共 57 分)
(一)名著阅读,完成 7-9 小题。(12 分)
吹号者(节选) 艾青
在震撼天地的冲杀声里,/在决不回头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群里,/在紧密的连续的爆炸声里,/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 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 切都美丽, ……/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他寂然地倒下去/没有一个人曾 看见他倒下去,/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都深深地爱着的土地上,/然而,他的手却依然紧 紧地握着那号角;/听啊,/那号角好像依然在响…… 7、艾青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是什么?说说《吹号者》一诗中“号声 ”的意蕴。(3 分)
8、《吹号者》写于 1939 年,《鱼化石》写于 1978 年,以两诗为例,说说诗人前后期写作风格的变化。(4 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