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575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制造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艺,这使得前人迈出了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因而手工艺劳动在起源意义上就是创造人类的劳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为农夫,长期使用斧头等工具的人为工匠。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以其毕生精力献身于这一工艺领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农业之外的各种手工艺工匠已经形成规模,称为“百工”。这些工匠能够“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技艺水平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在我国的工艺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鲁班、李春、李冰、沈括这样的世界级工匠大师,还有遍及各种工艺领域里像庖丁那样手艺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艺工人的称呼,他们的出现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其劳动就是创造人类的劳动。
B. 进入现代社会,传统手工工匠虽然已经远离人们的生活,但孕育了深厚的工匠文化,我们仍需要将这样的工匠文化发扬光大。
C. 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对传统文化中工匠文化的传承,值得大力弘扬和宣传。
D. 新时代工匠精神注重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也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发展到了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
B. 国家急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如果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C. 要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并让人们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除了创造更多的“工匠故事”,还要讲好“工匠故事”。
D. 从赞叹工匠到推崇工匠精神,反映整个社会对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的疗治,对美好器物和超凡品质的探寻。
3. 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是( )
A. 百年老店同仁堂为后人留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其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享誉海内外。
B. 奇瑞公司高级技师王学勇有个响亮的称号——“金耳朵”,无论是汽车上的底盘,还是内饰,任何异响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C. 无锡国家电网的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了“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D. 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4.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弘扬传统社会所孕育的这种工匠精神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传统手工工匠虽然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有误。材料一“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文中说的是“似乎”。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如果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就能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唠叨天使
刘建超
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绿树荫下,建有一排红砖蓝瓦的小平房。平房里的人大都开着居民常用的买卖,米面油盐酱醋糖,瓜果点心葱蒜姜。把边较偏僻的一间屋子,招牌上写着“鲜奶坊”。招呼生意的是一位身材丰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