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770字。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文本一:
  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也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是对宇宙的敬畏。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是那么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舍与待人接物。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
  文化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难以达到,其实,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追求,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在长期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其他同题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虽然只是一幅肖像油画作品,画面内容并不复杂,题材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但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甚至说是征服了观众,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过精湛的油画语言将父亲塑造成了中国父亲的形象,中国农民的形象,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劳动文化。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都无不说明,艺术需要文化,艺术更要表现文化,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丰富的,这丰富的形象意义常常包涵了文化的内涵。《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上到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下到平头百姓、三教九流,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无不生动形象,个性鲜明,又无不是一个个差异性的文化符号。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人物之间的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当鲜明的作品,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
  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贾平凹在长篇散文《秦腔》中说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他这样言说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是在说艺术,也是在说文化。
  (摘编自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文本二: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追求德艺双馨,担负时代重任,成就人生价值。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鲁迅说:“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文艺能够感染人,教育人,激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自信,文艺家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
  B.《诗经》不只是诗,《楚辞》也不只是歌,它们不仅能够传承文化,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
  C.油画《父亲》和小说《红楼梦》都通过塑造有文化内涵甚至是某种文化代表的形象来反映文化。
  D.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虽然对个人发展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兰亭集序》既是文学作品,又是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生命观、自然观和宇宙观。
  B.《觉醒年代》等作品表明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C.散文《秦腔》中表现了秦腔与秦人的血肉联系,这说明文化的文艺表达需要借助于文化的形式。
  D.从《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可以看出,作家路遥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3.下列作品的解说尚不足以体现“文者,贯道之器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氓》中表现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子从缠绵到悲伤再到决绝的心路历程。
  B.《再别康桥》中展现了诗人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创作追求。
  C.《包身工》中记述了旧社会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
  D.《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历经艰辛,展现出硬汉子的精神。
  4.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文艺和文化的关系。(4分)
  5.请简要梳理文本二的论证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至9题。
  水墨周庄
  王剑冰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仔细辨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由的,它们往东去辨认了一阵子,就会猛然折回头再往西去。水形成它们的快乐。在这种盲目和自由中一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