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28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摘编自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
材料二:
本世纪以来,印度洋海啸、汶川地震、卡特里娜飓风以及新冠肺炎等灾害接踵而至,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全球共有16亿人死于灾害。破坏性的灾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会挑战乃至根除相关主体的联结关系,对人们情感造成开放性的创口。而这种形势下的相互帮助,则有助于产生新的情感联结,将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日阀造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儿女,此弱女成孤仅是其中一例。
B.聂荣臻元帅的信,蕴含着平等、和平、人道、友爱的思想,胸怀宽广,境界高远。
C.“灾难外交”理念的提出,为国家救灾提供契机,也将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或深化。
D.彼此尊重、相互认同是灾难外交援助的重要基础,舍此,往往会失却灾难外交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日阀发动了侵华战争,但两国士兵、人民不宜交恶,应携手反战,赢得自由和幸福。
B.破坏性的灾难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它能为重建“情感共同体”提供契机。
C.在灾难外交中,相较于传统手段,发挥情感因素的影响来升级国家间关系更为重要。
D.中日如能在外交实践中相互支援,就能培育共同情感,消除中日几代人之间的敌意。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在灾难外交中重塑人类情感共同体”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糟糕的埃博拉危机提供了认识我们真正的朋友的机会,而中国则是利比里亚真正的朋友之一。”
B.新冠疫情燃起,中国把多国联结在一起,善意在各国民众之间传递,显示了民族间的情感力量。
C.在形成共同情感的路径中,人们通过互动传递情感,并共同理解灾害中的情感,从而使情感聚合。
D.情感可以在媒体上自由地表达和传递,即使远在天涯的人们坐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异国“遥远的情感”。
4.聂荣臻将日本人分为“日阀”和“日本士兵及人民”两部分进行阐述,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4分)
5.结合文本,就“灾难外交培育共同情感”,请整合出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芸谋差【注】
①那天已是掌灯时候,贾芸吃了饭收拾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一早起来,洗了脸,便出南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便往荣国府来。打听贾琏出了门,贾芸便往后面来。到贾琏院门前,只见几个小厮拿着大高笤帚在那里扫院子呢。忽见周瑞家的从门里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