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72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邈。而书法和诗歌却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再现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上述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束之)和多种兰亭摹本,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到今天仍然不失为优美的范本。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就与诗中的陈子昂一样,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其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慢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一样。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音。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宜矣。内容前面已说,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形式。“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诗与歌、琵琶、乐器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说也行,绝句、七言是形式,音乐、抒情是它的内容。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亦然。当时舞蹈特征是什么呢?与音乐一样,它主要也是来自异域少数民族的急烈跳动的胡旋舞:“纵横跳动”“旋转如风”。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么?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谓也。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
  材料二: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于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令人难忘。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和书法历史悠久、相辅而行,具有相同的审美气质,在唐代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形成“盛唐之音”。
  B. 初唐书法极漂亮,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姿态,有的成为后世范本,这和当时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有关。
  C. “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倾注情感于笔墨之间,作品都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D. 唐朝能够产生令人向往的“大唐之音”,基于前人艰苦斗争的成熟经验和恰逢上升与繁荣发展的盛世。
  2. 下列选项,不符合“盛唐之音”特征的一项是(   )
  A.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李白《草书歌行》)
  B.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C.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3. 请简要概括孙过庭“抒情哲理”的内容。
  4. 材料二中,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论证“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 轮(节选)
  梁晓声
  车老板来到家门口,一手攥着鞭子,问:“大嫂,看见一个小孩子过来没有?”不待母亲回答,又恼怒地自言自语:“我这么大的人,倒被一个小毛孩子抢了!他抢我那块豆饼,是我三天的口粮啊!我舍不得吃,想省下来带回家给老婆孩子的……”
  他说罢,无处发泄地狠狠甩了一记响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