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1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后练•第二单元•第五课
  《论语<十二章>》
  1.重要字音。
  ①八佾(      )     ②譬如(      )     ③未成一篑(      )
  ④子罕(      )     ⑤迩之事父(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篑:盛土的竹筐 D.请事斯语矣       事:实践,从事
  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食无求饱    求:追求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D.质胜文则野    野:粗野、鄙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B.小子何莫学夫《诗》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也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孔子生于乱世,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渐渐没落, 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奉养母亲,(    )。当时正值列国纷争、 、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孔子举起“拿人当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