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蒹葭》)
(2)挑兮达兮,___________。(《子衿》)
(3)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4)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核舟记》通过议论句赞扬雕刻者精湛技艺的句子是:嘻, __________!(《核舟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诚挚的友情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的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日落天黑,劳役者还在泥地里劳作的情景。(《式微》)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8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溶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__________。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ù sù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萌发( ) 载( )途 yùn( )育 sù(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_____”改为“_____ ” “_____ ”改为“_____”
(3)请仿照画线句再续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10分)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身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1)文段选自有“_______”之美誉的《昆虫记》,作者是____国昆虫学家_____。(3分)
(2)文段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请说说它有何生活习性?____________(3分)
(3)读完《昆虫记》后,请你向其他读者推荐此书,并谈谈理由。(不少于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拟开展“中国诗词大会”活动,旨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请你来参加!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并说明理由。(3分)
诗集名称:《______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李明为此熬夜准备,结果在参加活动时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老师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委婉地说:“李明,看来你已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了。”假如你是李明,你该怎么说?(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转九曲
刘成章
①踩着薄薄的积雪,我来到赵家沟了。这儿离延安城八十多里。清一色的响门亮窗,贴了红艳艳的对联和窗花。生活的富足、春节的热火以及乡亲们心头的喜悦,像一坛美酒飘出香味,直扑我的肺腑。
②我是专为观看转九曲而来的。
③相传,九曲,又叫九曲黄河阵,是我国古代作战的一种阵法。后来,陕北民间欢度春节的时候,照此阵法布置华灯,让人们在九曲灯火中转悠徜徉,纵情欢乐,这就叫转九曲。前些年世事乱哄哄的,谁有心思去闹腾,现在好了,延安地区粮食大增产,群众过上了顺心的日子,这欢度春节的古老习俗,又在人们心中开花了:城里闹,乡间也闹。
④听人说,上院窑里正做灯呢,我于是急切切走去。老远就听见妇女们的说笑声。进窑一看,大姑娘小媳妇的,人人都在忙活:有的做灯盏,有的做灯筏,有的做灯罩。
⑤我实在惊服妇女们的巧手,她们做出来的每一件几乎都是工艺品,都可以拿出去展览。我不由夸赞了几句。一个姑娘却开口了:“老麻子开花转圈圈红,再不要能格滟滟笑话人!”她顺口说出的,竟是十分生动的信天游。我不能不留意她了:穿件红袄,瓜子脸粉白粉白,眉里眼里都像藏着聪明。妇女群中的,还有一个 “巧媳妇”,虽然她已抱上孙子、脸上爬满皱纹了。她正为大灯笼赶作剪纸——我简直目瞪口呆了——她不画任何图样,大约只用二十分钟,一剪子下去就剪出一支秧歌队,足有四五十个秧歌队员,面容迥异,栩栩如生,舞步儿好像还带着风声呢。
⑥晚饭之后,飘雪了。小小的、薄薄的雪花。晚饭的油糕香、饴饴香、米酒香,和雪花的韵味溶在一起,在山村漫延。一整天没有停息的说笑声,也融在里面,更加响亮起来。接着,锣鼓响了,唢呐响了,蹲在各家硷畔上的白狗或黑狗,也争争抢抢地叫开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秧歌队员,流水般向学校操场涌去——转九曲的时刻到了!
⑦我夹在人流中,跟着队长大步行走。九曲灯火闪耀在我们眼前了。搭眼看去,繁星点点,光华四射,照亮了山沟,照亮了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一时觉得,好像在见过这样的情景。哦,想起来了,我见过的——去年国庆后的第二天,我乘飞机从首都飞回西安,遥望古城灯火,不就和这很相像么?只是眼下这灯火,竖成列,横成行,再加上这带着光晕的千万片雪花,造成一片漾漾烁烁、迷迷离离的景致,比那回所看到的,更引人入醉。
⑧锣鼓唢呐声中,秧歌队以“伞头”为前导,首先穿游进灯火之中。“伞头”手中的花伞,应和着锣鼓点,一起一伏,团团旋转,宛若漂浮在九曲黄河的漩涡上;秧歌队员手中的彩绸,不断地舞起来,像给九曲黄河的上空,抹上片片云霞。花伞旋转时,亮晶晶的雪花也旋转;彩绸飞起时,亮晶晶的雪花也飞起。这花伞,这彩绸,还有这片片雪花、张张笑脸,都被灯火照耀着,都在九曲波涛中旋转狂欢。
⑨秧歌队优美、奔放的舞姿,看得我眼花缭乱,惊羡不已。我跟着群众的队伍,也穿游进去。好像世界上的一切光亮,一下子全聚在这里了。灯是亮的,眼睛是亮的,笑脸是亮的,身影是亮的,连刮的风也是亮的。一片片飘飞的雪花,携着光圈,就像一盏盏飘飞的小灯。我看见,我们这亮亮的行列中,有亮亮的老头,有亮亮的老婆,还有被亮亮的妈妈牵着手的亮亮的孩子,一个个亮亮的,喜眉笑眼,脚步儿轻轻,踩着鼓点,踩着雪花,踩着光亮欢乐地游转。
⑩一阵哄笑声响起,人们一齐向我的身后望去。我忙转过脸,原来是紧挨我的杨大伯,也居然扭起了秧歌。他身上抖下片片光亮,片片雪花。看样子,他曾经定是扭秧歌的好手,胳膊腿儿都透着美感,只是现在为了招人乐,故意把动作搞得非常夸张。待他尽兴之后,我问:“大伯,你多大年纪了?”
⑪“十六了。”他笑答,眉毛上抖下一缕光亮,几粒雪花。
⑫“六十了。”队长解释道,“他小的时候,周恩来同志还给他教过字呢。”
⑬ “你真幸福呀!”锣鼓声中,我望着杨大伯,提高了声音。
⑭ “当年幸福,如今也算幸福,中间几年嘛,”大伯说着唉了一声,“幸福,到黑窟窿里了,捞了条讨饭棍!”待了会他又说,“不说那些了。我只想叫你知道,光去年,我就打了八千斤粮食!”杨大伯按捺不住满心的喜悦。他希望我转告那些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延安又红盛了,又和大生产时一样了,人人有吃有穿,喜格眯眯,希望他们有机会都能回来看看,眼前的一切,如此敞亮。
⑮我的心头,也亮起来了,升起一道联想的彩虹。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朵朵盛开的山花;人们多像蝴蝶飞来绕去,扇动着亮亮的翅膀;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穗穗成熟的高粱,人们多像拿着磨了又磨、闪光发亮的镰刀,正在唱出嚓嚓嚓的亮亮的歌声;我还想,这华灯整整齐齐,一行一行,多像一曲美丽乐章的五线谱,多像一根根颤动的琴弦,人们多像飘飞荡漾的亮亮的音符。
⑯我浮想联翩,思绪翻飞,转出了九曲灯火。我祝福人们: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明亮的!九曲灯火,好像我们前进的道路。在曲折的路上,在有艰难和痛苦的地方,也像今晚一样,虽然落着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