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52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考前定位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舞台艺术还是影视剧,给人带来欢乐的喜剧总是颇受欢迎,欢笑间不仅获得了审美愉悦,也缓解了精神压力。需求敦促供应,随着创作实践深入发展,喜剧形成了一些创作模式和评价标准,其中,笑中带泪被认为是高级的喜剧,不让观众哭一鼻子,似乎就落了下乘。于是观众看到,不少本来很好笑的作品,总会有一个悲情乃至刻意煽情的尾巴。这常常令人疑惑:这是喜剧吗?
从历史上看,什么是喜剧、什么是优秀的喜剧,哲学家、文学家给出过不同的解答。人们较为熟悉的是鲁迅先生的说法,即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模仿的是比一般人“差”的人物,可笑的东西对旁人无伤,不至于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黑格尔认为,喜剧就在于指出一个人或一件事如何在自命不凡中暴露出自己的可笑。总体来说,在欧洲传统观念中,喜剧主要是对负价值的讽刺和暴露,以此实现对正向价值的认可。从中国古典的喜剧创作、喜剧理论来看,以肯定审美客体的价值来寄托理想的乐观主义精神,则占据主流。
可见,优秀喜剧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在笑声中传递温情、催人泪下当然没有问题,在笑声中反思自我、观照世界,也颇有价值。不同的诉求之间没有高下之分,仅仅是偏好差异。舞台小品《你好,李焕英》在笑中带泪的思路上做到了很高的完成度,同名电影作品凭此创造了票房奇迹,这值得点赞。话剧《阳台》的严密精巧、嬉笑怒骂,也极具魅力且发人深省,市场反馈证明了观众对它的接受和喜爱。还有不少作品只是希望观众看过之后能够开怀一笑,只要不入低俗,那也是很好的。
其实,观众对艺术作品的风格、类型通常比较宽容,他们在乎的是质量是否上乘、观感是否优越,至于笑中是否带泪,则并不是重点。相比之下,容易自我画地为牢的反而是创作者。在某部笑中带泪的喜剧大获成功后,不免追随者竞相效仿,甚至不惜牺牲作品情节的原有逻辑,也要强行赋予一个让人哭出来的尾巴。这样一来,眼泪反而显得廉价无趣了。毕竟,主创处心积虑的“引导”,配合音乐渲染、舞台技术手段辅助,让观众哭出来实在是太过容易,“喜头悲尾”“耍贫嘴+强行拔高煽情”这类能够快速上手、批量生产的套路,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厌倦。
更进一步来说,一部看起来笑中带泪的喜剧取得了成功,人们可能认为其成功秘诀在于笑中带泪,但实际上果真如此吗?未必。一部作品真正走进观众心里,靠的是情感与价值认同,观众记住一部作品,并非因为自己流了多少眼泪,而是作品中的人和事,与自己达成了有效的共情与共鸣。仍拿《你好,李焕英》来说,无论舞台版还是电影版,出彩的都不是演员观众满脸泪痕这一表象,而是背后的母女深情,如此真挚却又充满遗憾的情感,怎会不动人?再如创下国内连续驻演纪录的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不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且有青春飞扬的热情,更有热血理想和家国情怀,密集的笑点、泪点带给人的触动是多方位、深层次的,笑中带泪是作品充分完成表达意识之后的顺带结果,但其魅力远不是一句笑中带泪可以概括。笔者相信,主创在创作上述这些优秀作品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把故事讲好、把情感表达好,而不是煞费苦心地琢磨怎么让观众笑中带泪。
说到底,喜剧创作是要从创作规律出发,抓住生活中那些值得赞扬的、需要批评的,心怀善意,用喜剧的手段将其表现出来。只要观众会心一笑,带不带泪又有什么要紧呢?
(摘编自夕君《喜剧未必都要笑中带泪》)
1. 下列关于笑中带泪的喜剧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市场需求敦促供应,进而助推创作方形成了一些创作模式和评价标准,笑中带泪的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B. 笑中带泪的模式曾被认为是较为高级的喜剧形式,如果不能让观众落泪,作品似乎就沦为下品。
C. 现实中某部笑中带泪的喜剧获得很好的市场口碑后,有些创作者就会竞相模仿,会助推这一模式的作品批量生产。
D. 无论是舞台小品还是电影作品,《你好,李焕英》均因它笑中带泪的模式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谈及喜剧的娱乐功效、创作模式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引出了论述对象——喜剧的笑中带泪。
B. 文章论及了鲁迅、黑格尔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喜剧的看法,并据此指出欧洲和中国传统喜剧观念的异同。
C. 文章从喜剧的标准和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类型选取等角度来论证喜剧的笑中带泪有它的必然性。
D. 作者在文中除用到举例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这些论证方法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观来讲,优秀的喜剧标准应该是多元的,无论是笑中带泪,还是笑中反思、观照世界,都是可行的。
B. “喜头悲尾”“耍贫嘴+强行拔高煽情”的剧作方式,尽管可能上手快、能够批量生产,但现已遭到许多人的厌倦。
C. 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创纪录连续驻演,离不开创作者煞费苦心地对笑中带泪的方法的琢磨。
D. 站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喜剧的审美标准,或许创造者才能写出形式更多元的作品,欣赏者才能更开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D.“因它笑中带泪的模式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错误。原文说“出彩的都不是演员观众满脸泪痕这一表象,而是背后的母女深情,如此真挚却又充满遗憾的情感,怎会不动人?”由此可知,母女情深的感情表达才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供销社形成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成为联结城乡、工农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日益活跃,供销社进行了企业化改革,其在一些重要农副产品的专营权逐渐丧失,民营企业、个体户等逐渐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服务商。但是,供销社只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退”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一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