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7380字。

  高2022 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如意楼和得意楼(节选)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如意楼的老板姓胡,人称胡二老板或胡老二;得意楼的老板姓吴,人称吴老板或吴老二。上茶馆并不是专为喝茶。茶当然是要喝的,但主要是去吃点心。茶馆又是人们交际应酬的场所。我们那个县里茶馆的点心不如扬州富春那样的齐全,但是品目也不少,计有:
  包子。这是主要的。包子是肉馅的(不像北方的包子往往掺了白菜或韭菜)。到了秋天,螃蟹下来的时候,则在包子嘴上加一撮蟹肉,谓之“加蟹”。我们那里的包子是不收口的。捏了褶子,留一个小圆洞,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加蟹”包子每一个的口上都可以看到一块通红的蟹黄,油汪汪的,逗引人们的食欲。野鸭肥壮时,有几家大茶馆卖野鸭馅的包子,一般馆没有。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外,另加笋钱。
  烧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咯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用为馅。这种烧麦蒸熟后皮子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碧绿的馅,故又谓之翡翠烧麦。
  其他有千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蜂糖糕、开花馒头等,美味之余各有其妙。
  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劳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他是学过这行手艺的,是城里最大的茶馆小蓬莱出身)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耍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账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一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他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些篇近似散文。《白净草原》尤其是这样。都德的《磨坊文札》也如此。他们有意用“日记”“文札”来
  1. 下列对文本一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介绍两家茶馆和茶馆美食,茶点描述色香味俱全,读来令人满口生津,再引出两个茶馆老板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来介绍茶馆点心,先不吝笔墨,详细描述包子、蒸饺、烧麦,再极精炼地点出千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等。
  C. 胡老板“这些年正走旺字”,生意红火,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文章以“如意楼和得意楼”为题,暗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
  D. 近在咫尺的两家茶馆,精致诱人的点心,行事迥异的老板,平淡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文章风格淡中有味,飘而不散。
  2. 下列与文本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故乡》情节较散,《社戏》也有类似特点,但作者将《故乡》辑录在《朝花夕拾》中,把《社戏》收在小说集里面。
  B. 《长河》没有情节的起落开阖,缺少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通过平静的叙写,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C. 《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笔墨不多,往往用寥寥几笔就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气质风度,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
  D. 苏轼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说写作贵在自然流畅,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我们学过的《赤壁赋》便具有这种特点。
  3. 下列对文本二、三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发展的一种趋势,一些作者用“日记”“文札”作为文集的标题,以示区别。
  B. 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常着眼于小事或生活中的角落、片段,创作中也不会对人进行概括、典型化的塑造。
  C.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来自日常生活,和他对民间日常生活的认同有关,但他又持守着文化身份,避免过度深入民间生活。
  D. 文本三中认为将包孕在民间日常芜杂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彰显出来,告诉人们生活很有意思,很有意义,这是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魅力所在。
  4. 多角度对比是文本一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5.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请综合文本谈谈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错误。两家茶馆的生意截然相反不是因为运气的好坏,而是因为两个老板待客方式的不同。吴老板不如胡老板勤快,有精神,所以生意暗淡。小说借两个老板开茶馆不同的结局表达了“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主题。
  故选C。
  【2题详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4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