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240字。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 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 于坚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D. 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光中 《乡愁》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 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 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诗歌与新诗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式”的诗歌,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
  B. 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C. 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D. 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B.“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
  C.“表明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理解错误,原文“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条大河波浪宽
  刘建超
  老街南有条大河,叫洛河。
  洛河,又叫洛水,源头在秦岭龙凤山,从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间奔泻,贴着老街蜿蜒而下,曲回折转在巩义汇入黄河。
  老街有了这样一条大河,自然会有许多与这条大河相关的故事。
  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个姓甄的姑娘,两情相悦。可曹操却将此女指予二儿子曹丕。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为皇后,后又娶了郭贵妃,对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