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750字。
2006年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卷(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癖好(bì)         坼裂(chè)
豢养(huàn)     江渚(zhǔ)
B.机杼(zhù)     罗绮(qǐ)
憧憬(chōnɡ)    蹊跷(qī)
C.环珮(pèi)     缥缈(miǎo)
赧然(nǎn)         猿猱(náo)
D.裨益(bì)         整饬(chì)
粗犷(ɡuǎnɡ)     缜密(zhěn)
解析A.“癖”应读“pǐ”。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嗜好    再接再厉       冠冕堂皇       无上光荣
B.深邃    心无旁骛       汗牛充栋       信誓旦旦
C.冗长    好高骛远       阳春白雪       添油加醋
D.沧桑    前仆后继       华众取宠       夙兴夜寐
解析D.“华众取宠”应为“哗众取宠”。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      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      而为之了。
(3)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      。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解析(1)句用“表明”比用“说明”更确切。“勉励”是鼓励、鼓舞的意思,是动词;“勉力”是尽力、努力的意思,是副词。“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结合语境,D项最准确。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记载以前。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
解析A.“世代相承”应改为“世代相传”;C.“口传心授”应改为“口诵心惟”;D.“俯拾即是”应改为“目不暇接”。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也反对那种以禁止化学武器为借口,不按照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办事,而自充国际警察,危害别国航行安全和正常贸易往来,违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B.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寒冬腊月,他对质量要求精益求精,也敢于和不守施工规范的人“顶牛”,你说他怎么不像牛?
C.《世说新语》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主要是掇拾汉末到东晋时期名流的言行,篇章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呼之欲出。
D.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家长如果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解析A.“反对”后缺少宾语的中心词;B.前后没有必然联系;D.“不适当”一词表意不明。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只活泼、可爱的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B.《文史知识》第二期的《读者·作者·编者》栏目里发表了一篇题为《也谈李商隐“嫦娥”一诗的象征意蕴》的文章。
C.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D.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解析A.“十一、二岁”中的顿号应去掉;B.“读者·作者·编者”不应用书名号,应用引号;C.三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答案D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D.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解析A.古代指“妻子、儿女”,现仅指丈夫的配偶;B.古指出征的战士,今指走路的人;C.古代指官府,今指县级官员。
答案D
8对下列诗句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都用了夸张手法,前者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后者是空间范畴的夸张。
B.“人生得意须尽欢”——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但这只不过是表面之语,因为作者并没有得意,有的只是失望与愤慨。
C.“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出诗人的自信,也流露出他深藏内心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人生观。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诗人提议以马、裘换酒,快人快语,似乎自己不是被朋友招饮的客人,反倒成了主人。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语。
解析A.前者是空间上的,后者是时间上的。
答案A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下列对这首诗各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对美酒佳肴的铺陈,三、四两句写停杯拔剑的苦闷,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茫然。
B.五、六两句写诗人出游黄河太行,却遭遇冰天雪地之险,借山川阻障隐喻政治道路的坎坷。
C.七、八两句写诗人以吕尚、伊尹自比,表达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要像两位先贤那样,辅佐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匡时的事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