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9670字。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学科素养评估(期中)高二语文学科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1.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2.回答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这里所说的中国美学,包括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美学,中国近代美学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则是一种开放形态的美学。三者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有一脉贯穿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西方美学与我们不同,它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上的。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文人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缘。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朋友,是最美的事物,是可以怡情悦性的审美场所。中国传统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诸如“情景”“意象”“意境”“物色”等美学范畴,又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与物游”“感物动心”和“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由此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种特色。
  西方美学重在求“本质”,中国美学则重在求“神韵”。在中国美学中,“神韵”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南北朝时,“神韵”一词只是用在对于人物的审美评价中,指人的气质美和风度美;后来也用在对大自然和艺术的审美中,前者指神态美,后者指韵味美。无论是人的神韵,还是自然的神韵和艺术的神韵,都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的生命、精神和意蕴。它是通过外在形式如“形”或“象”表现出来的。但是,它与西方美学的“思想”“情感”和“意义”又不相同。西方艺术中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而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中国美学家谈论“美”的问题,大多是结合着生活、实用和功利一起谈的。西方美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求解“美本身”开始,就有排斥“实用”的倾向。后来,康德干脆将“实用”的奠基石彻底拿掉了,将审美与实用(即功利)对立起来。从此西方美学就走上了“务虚”的形而上的发展路线。
  (摘编自古风《从比较视域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材料二:
  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检阅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我们发现称得上社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
  B. 中国美学中人或自然的神韵是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
  C. 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艺术的“神韵”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D. 中国传统美学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言志”中的“志”是指“家国之志”,不属于个人,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B. 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在宣示个人审美情绪外,也要履行好社会审美导师的职能。
  C. 兴寄论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破“过娱论”,反对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反对娱乐作用。
  D. 陈子昂不满于六朝的绮靡之风,故标举“兴寄”,首推“风骨”理论。
  3. 在下列各选项中,与“兴寄”“风骨”无关的一项是(   )
  A.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陈子昂《感遇•其三十五》)
  B.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其二》)
  C.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王璨《七哀诗》)
  D. 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诗》)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采用 主要论证方法。
  5. 汉代《毛诗序》提出“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请结合材料,分析“言志”与“教化”是如何达成统一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由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说“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可见并没有说“政治”;
  C.“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错,表述绝对。原文是说“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原文意思是“难以用语言表述”而非“无法表述”;
  D.“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说“又如……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也就是说只是传统美学中的一些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而非整个传统美学都是。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