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抹杀(mǒ) 腐朽(xiǎo) 脊梁(jǐ) 模式(mó)
B. 遁词(dùn) 省悟(xǐng) 慨叹(kài) 譬如(pì)
C. 鲁钝(dùn) 汲取(jí) 玄虚(xuán) 滞留(zhì)
D. 诓骗(kuāng) 诬蔑(wū) 创意(chuàn) 豢养(huà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遁词 愕然 辨伪去妄 怒不可遏
B.翩然 澜语 头晕目眩 前仆后继
C.灌溉 沉湎 义愤填膺 历尽心血
D.狡黠 停滞 走头无路 自欺欺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廊坊、北海、南宁、南京、武汉、长沙、南昌、贵阳、合肥、西安、桂林列为2018年传销重点整治。
B.基因成为战略资源,基因科技的发展程度也反映着国家的科学水平。
C.中国进入新时代,乡村对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亚洲的今天拥有世界67%的人口、1/3的经济总量,是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B.《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作家。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5.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将“奉陪到底”,__①__?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__②__,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2),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飏青旗、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4)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
(6)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7.名著阅读。
“他完全是一条莽汉,每有战斗,赤膊上阵,抡起板斧排头砍去”;“打虎英雄,本领高强,为兄报仇,有胆有识,光明磊落,复起仇来毫不留情”。
以上情节所说的是元末明初的著名作家________所作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英雄好汉________和________。
8.语言运用。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都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9.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10.“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1.本段举戴震幼时读书好疑一事,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观点,请你另写一个事例作为该观点的论据。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部
潘裕民
①常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我的回答是“经典”。因为经典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书籍所不能比拟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
②所谓“经典”,指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经过千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和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话,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思考。苏格拉底曾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没有经典,当然不会有好的生活。
③我认为读经典,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读”。所谓“读书”,不是说你今天去书店买两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你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