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50字。

  宁远县2023年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3道大题,24小题。如有缺页,
  考生须声明。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1—5题。(15分)
  【甲】漫步在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数不尽的“大英雄”:其中有的政治家,有的军事家,有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例如邓稼先默默无闻、(  ),闻一多做学问时目不窥园、发表演说时(  ),鲁迅诙谐风趣、亲切随和,叶圣陶先生(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梁启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这是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文学的舞台上,同样也因“小人物”而(  ):阿长讲究烦琐的礼节,表达对生活的希冀;老王拖着滞笨的病体送蛋送香油,诠释着善良的真谛;年迈的父亲造就九级台阶,捍卫生命的尊严;驿路上简陋的小草屋是瑶族人民助人为乐的见证——这是平凡人物的人性之美。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英雄”,他们都在历史的风尘里尽诉生命的意义。英雄无言,岁月有声。语文使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前贤畅谈,领略凡人风采,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乙】读书贵在有法,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①针对不同的名著,我们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②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③宋代大学者朱熹,每读一遍书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从而把思考引向精深境地。④我们要学习古人的这种读书方法,就要在平常读书时提升圈点批注的习惯。
  1.请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十个字正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空格里。(3分)
  2.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鞠躬尽粹(cuì)     气冲斗(dǒu)牛     诲(huǐ)人不倦     五彩斑谰(lán)
  B.鞠躬尽粹(cuì)     气冲斗(dòu)牛     诲(huì)人不倦     五彩斑谰(lán)
  C.鞠躬尽瘁(cuì)     气冲斗(dǒu)牛     诲(huì)人不倦     五彩斑斓(lán)
  D.鞠躬尽瘁(cuì)     气冲斗(dòu)牛     诲(huǐ)人不倦     五彩斑斓(lán)
  3.依次填入甲文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博学睿智  决胜千里  叱咤风云       B.叱咤风云  决胜千里  博学睿智 
  C.博学睿智  叱咤风云  决胜千里       D.叱咤风云  博学睿智  决胜千里       
  4.“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一句放入乙文中,衔接最恰当的是
  A.第①处 B.第②处 C.第③处 D.第④处 
  5.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以下横线处。(3分)
  我们要学习古人的这种读书方法,就要在平常读书时提升圈点批注的习惯。
  修改: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恰当的借代可以引人联想,比如“布衣”借代“老百姓”,“丝竹”泛指“音乐”。
  B. 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桃夭》,“灼灼”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D.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7.综合性学习。(共8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猜“孝”义】参考下面的图片和“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请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50字左右)(4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