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980字。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华诗词的复兴首先要解决好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何谓现代化?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发明创造、材料制作、生产劳动等所构成的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适应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与人际交往的人类精神活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即中华诗词体现了当代的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语言文字,同时也创造了中华诗词。体现汉语言文字美质的诗词,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低吟浅唱,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一部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华诗史。
唐诗、宋词、元曲是诗词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之多和诗人、词人之多都是前朝不可比拟的。但是清朝的诗词高度与诗词影响力无法和唐诗、宋词比肩。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对比考察并分析唐、宋、清的诗词面貌,它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一样的农耕文明,一样的语言体制。也就是说时代并没有给清诗词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养料与物质条件。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也成为当今中国的显著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又蓬勃地发展起来。1984年中国韵文学会的成立,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2011年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成立,毫无疑问是诗词发展的趋势需要,是诗词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几十年来大陆诗词社团遍地开花,诗词爱好者、诗词写作者、诗词吟诵者大量涌现,诗词队伍远在百万人以上,年创作量更是一个海量数字。诗词除了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以极大的热情与人文关怀,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以及自然灾难发生时对人心的温暖与拯救中来。如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汶川特大地震,“一带一路”倡议等,诗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中华诗词正由复苏走向复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个事实还表现在诗人的当代意识与四十年前比明显增强。具有当代语言、当代意象、当代表现手法的诗词作品也相继产生,只是还没有形成诗词写作的共识与主流。
但是,在今天诗词发展形势向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诗词写作遇到的困境。一种是诗词观念还比较“旧”,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 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对旧的诗词意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津津乐道。甚至认为旧体诗词是贵族文学,用不着献媚社会,讨好大众。一种是想创新但又不知如何创新:一想到创新,就想着如何突破形式、格律、声韵,往往进行一种写作冒险。 因此写出来的诗词既不像新诗,也不能算旧诗,往往处境尴尬,费力不讨好,以致招来非议。今天的诗词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语言陈旧,不鲜活;意象老套,无生气;构思板滞,少变化;审美疲劳,不少旧体诗词容易给人千人一面、读多生厌的感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诗词的现代化问题可以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精神现代化比物质现代化更加重要。
B.清朝是诗词的中兴期,作品数量和诗人、词人数量以及诗词影响力都是可以与唐代、宋代、元代相提并论的。
C. 当代诗词不仅反映个人的日常生活,还积极参与到国家大事中,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D.我们拥有光辉的古典诗词传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抒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雄浑壮阔而又鲜活透亮的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体现汉语言文字美质的诗词,不仅记录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与精神塑造。
B.今天诗词写作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如观念陈旧而固守旧体诗词的旧形式、旧格局,想创新但不知如何创新。
C.今天白话文对文言文已经全面覆盖,白话文生态已经形成,我们的诗词创作要充分吸收时代鲜活的语言营养。
D.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现代化突出表现在“人”上是最易被今天的诗人、词人忽略的。
3.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华诗词面临的时代机遇”范畴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具有当代语言、表现手法的诗词作品相继产生,但没形成主流。
C.社会大众成了诗词写作的主体,诗人队伍扩大,作品数量激增。
D.今天出诗集很容易,而且各社交平台能方便、快速地传播诗词。
4.班级学习小组开展关于“中华诗词复兴”的探究学习活动,你将在活动上进行发言。请结合材料,从四个方面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要求简洁、准确。(4分)
5.本文对我们今天的诗词创作有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56年的债务 铁 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父亲很肯定地回忆说,就是万宝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事李玉泽借过钱。父亲说,好像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家里钱没凑够,我就找当时住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就是没有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