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120字,答案扫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届高三10月区统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你大概会对周围的世界忍不住有些好奇,这是人性。有史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某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关乎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的根本,我们对此产生好奇是非常合理的。
比如: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如果你是第一个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那么从最简单、最自然的想法开始思考会是个好主意。比如,你或许会说,宇宙是由我们能看见的东西组成的,于是你可以通过一张列表回答这个问题。但这个方法有很大的问题。你的列表会非常非常长,因为它需要包括宇宙中每个行星上的每块石头,列表并不能真正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
让人满意的答案不仅会记录我们眼中物质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四周有无限多种类的东西——还会为我们进行简化。这正是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之处。人们看见、摸到、尝到,或者丢给伙伴的每一个东西,全都基于元素周期表中的这些基本元素。它揭示了一点:宇宙的构成原理和乐高差不多。利用一堆小塑料块,你可以搭出玩具恐龙、飞机、海盗,或者创造一种你自己假想的会飞的恐龙海盗。复杂物体是由简单的物体排列组合起来的。
在我们了解和喜爱的宇宙中,我们周围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经过几千年的思考和研究,人们有了靠谱的物质理论。从原始人奥克和古可的第一个试验到现在,人们已经突破了元素周期表的尺度,看到了原子的内部情况。据我们所知,物质是由元素周期表中这些元素的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都有一个核,核周围是电子云。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它们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组成。因此,有了上夸克、下夸克和电子,我们就能制造元素周期表中的任何元素。这可太棒了!我们把无穷无尽的宇宙成分列表简化为元素周期表,又进一步简化为三个粒子。我们看见的、摸到的、闻到的,还有用脚趾碰到的一切都能用这三个最小的积木构建起来。祝贺!这是千万个聪明的大脑共同的成就。
但是,尽管人类为此感到自豪,但是从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言,这个结论还不完整。第一,粒子还有其他类型,并不是只有电子和两种夸克。尽管构成普通物质仅仅需要这三种粒子,但是在20世纪,粒子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其他九种物质粒子和五种传递力的粒子。这些粒子有的非常奇怪。比如,幽灵般的中微子可以穿过几万亿千米长的铅块,而不和其他粒子相撞。对中微子来说,铅块就是透明的。其他的粒子与这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却非常非常重。为什么会有这些额外的粒子?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谁把它们“邀请”来的?还有多少种其他类型的粒子呢?我们不知道,我们无从得知。第二,虽然三种粒子就可以构成恒星、行星、彗星和腌菜,但人们发现这些东西仅仅只占宇宙质量的很小一部分。我们所知道的 唯一的物质,我们觉得很普通的物质,其实极不寻常。在宇宙的一切东西当中,这种物质大约只占总量的5%。
宇宙中其余的95%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仅仅了解宇宙中的5%,其中包括恒星、行星,还有这些星球上的一切。有27%的东西被我们称为“暗物质”。宇宙中剩余的68%是一些我们完全搞不懂的东西。物理学家称之为“暗能量”,我们认为是它使宇宙膨胀,除此之外,我们对它一无所知。还有更糟的:在那5%中,仍然有很多我们不清楚的东西。(还记得那些额外粒子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提问,才有助于揭开谜团。这就是人类所处的位置。在前面的文字中,仅仅因为我们简单概括了已知的物质,我们就觉得人类的智慧在探索中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现在看起来,我们祝贺得太早了,因为大部分的宇宙是由其他东西构成的。打个比方: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一头大象,却突然发现大家一直在看的东西仅仅是它的尾巴!
知道了这个之后,你或许有点失望。也许你曾认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和掌控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连扫地机器人都有了啊!)但你千万不要把这当作一件令人失望的事。这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可以让你探索、学习和获得见识的机会。如果人类仅仅开发了地球上5%的土地,你会怎样想?如果你只尝过世界上5%的冰激凌口味,你会怎样想?你内心的科学家像渴望冰激凌一样渴望谜底,为潜在的新发现感到激动。
(豪尔赫•陈《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周围世界提出了一些根本性问题,但却很难彻底地搞清楚,比如“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B.周围事物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对此人们有靠谱的理论,认为它的构成原理与乐高积木差不多。
C.“人类的智慧在探索中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中的“成就”,是指将宇宙成分简化为三个粒子。
D.人类目前了解的物质大约占宇宙总量的5%,“暗物质”和“暗能量”才是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人对物质与宇宙的认识和认识手段是不全面的,这限制了对宇宙构成的研究。
B.人类可感知的物质世界是复杂的,元素周期表是对其的简化,这有利于人们的理解。
C.某种程度上,人类身处对宇宙探秘无从下手的处境,这反而为科研探索留下了空间。
D.“幽灵般的”的微子和大象的“尾巴”,用语形象生动,体现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说到:“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B.《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说到:“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C.贝弗里奇认为:“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可能就是认识上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它能够激励设想的产生,不具好奇心的人很少受到这种激励。”
D.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5.卡尔•萨根在《宇宙的边疆》中指出,“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寻找鱼王(节选)
张炜
山里的杏花开了,天越来越暖和了。这个春天我又回到了家里,还带回了一条大鱼。爸爸问这条鱼是不是你自己捉的?我不敢撒谎,只好如实相告:是师傅领我在一片沙地上挖到的。爸爸吃惊不小,反反复复看那条鱼。
几天后,爸爸一定要随我去看望师傅。爸爸路上总念叨老人的身体,他明白这个人已经十分孱弱了。他真正挂念的是,那个老人能不能在离世前,把所有的本事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是我心里最清楚的。他一定要让我当个大山里的“鱼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