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70字。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4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回顾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等一直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写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就是支撑这一共识的底气所在。
当前,在出版、市场、科技等多方助力下,儿童文学作家更加踊跃地投向传统文化资源库,以多种方式表现中国式童年,为少年儿童建强精神高地。
以中华文化瑰宝戏曲为例,如何将蕴藏其中的丰厚美学思想和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传达给少年儿童,吸引不少作家深入探索。周锐“梨园少年三部曲”讲述几位少年跟随京剧表演艺术家勤奋学艺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呈现京剧的艺术面貌、文化特质和京剧艺术家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王璐琪结合昆曲艺术创作的《锦裳少年》、伍剑围绕汉剧创作的《九岁红》等少儿小说,也都以主人公爱戏、学戏、演戏展开故事,情节曲折、情感动人,让少儿读者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成长的启迪。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和生活情致,也融汇着工匠精神和品行人格。彭学军《建座瓷窑送给你》以瓷都的发展变迁为背景,少年主人公在经历成长淬炼后,逐渐理解了祖辈们何以将瓷窑珍若生命的缘由。作品将生活、民俗、手工艺和人生追求融于一体,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赞美之意、守护之情。文物、古迹同样是激发创作者想象的一座富矿。仅以敦煌石窟为书写对象的,就有《敦煌灵犬》《千窟同歌》《敦煌小画师》等诸多原创作品。这类作品将考古知识、文物修复、文物保护等内容跟故事情节相糅合,为孩子展现文史魅力。从民族地区或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区提炼故事素材,也是儿童文学开掘文化资源的途径之一。
如果没有尊重少年儿童的天性和审美趣味,没有精巧的艺术构思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即便作品题材再好,也难以打动读者。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被少儿读者喜爱,收到良好传播效果,儿童文学作家在艺术创新上进行积极探索。
将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与幻想文学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以可感可亲的方式贯注在作品中。将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儿童心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的形式、生动的气韵让孩子亲近传统。与此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叙事文类优长,实现形式创新和技艺突破。用中华文化的丰厚养分滋养心灵,以优秀作品培根铸魂、引领成长,儿童文学创作大有可为。
(冯臻《创作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删改)
材料二
社会发展给舞台艺术带来了巨大变化,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创意的背后是文化表达,文化才是内核,是灵魂。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创作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希望通过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作家深入探索研究,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呈现戏曲艺术的全貌,让少儿读者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成长的启迪。
B.儿童文学可开掘的文化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技艺、文物、古迹或有地区特色的素材等。
C.能打动读者的作品,往往是尊重少年儿童的天性和审美趣味,有艺术构思精巧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的作品。
D.重新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符合少儿认知特点的学习场景,能引导孩子们继续深入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多种方式表现中国式童年,为少年儿童建强精神高地,仅靠儿童文学作家的踊跃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助力,共同努力。
B.儿童有自己的理解力,如何让青少年充分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是儿童文艺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努力探索的课题。
C.要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需要作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互学互鉴中保持文化定力,在守正创新中激发文化活力。
D.文化铸魂,润物无声。儿童文学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青少年的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3.不能作为材料一第四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麦冬》塑造了喜欢擀面、做鸽哨的杜衡和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麦冬两个人物形象,让读者被文中美好的童年感动。
B.《仓颉造字》讲述了汉字起源的故事,为孩子们揭示了汉字与世间万物间的奥秘,带孩子们品味汉字中蕴藏的文化之美。
C.今天的生活从不会在儿童小说的写作中缺席,董宏猷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是作家的又一次体量宏大的创作尝试。
D.长篇儿童小说《桦皮船》写鄂伦春人在新时代对于古老的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坚守,是创新的儿童文学史诗式的书写。
4.指出《中国故事•十二生肖》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表现并分析其特点。(4分)
5.假如你是一名儿童剧编导,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排演一部儿童剧,你有什么构思?请结合材料,列出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站 岗
赵长春
那时候,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
那时候,根据地缺衣少食,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那时候,大家都参加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好多人都会纺棉花、种菜、耕田。
那时候,“烂泥湾”刚更名为“南泥湾”。这里土地肥沃,水林丰茂,军民团结如一人,正在努力打造陕北的好江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