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90字。
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24分)
(一)默写与运用(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最好的朋友要离沪返乡上学,小华心里无比惆怅,于是在临别相赠的笔记本扉页上,依依不舍地题写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7题(6分)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 [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乙]曲中的“天净沙”是__________。(2分)
6.[甲]诗中“归雁”指的是__________,[乙]曲中“昏鸦”指的是__________。(2分)
7.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甲]诗选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深秋晚景图。
B.[乙]曲描写记忆中恬美故乡,烘托孤寂思归情。
C.[甲]诗[乙]曲为游子思乡之作,触动读者心弦。
D.[甲]诗[乙]曲都是作者在回家路上有感而发的。
(三)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8—11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①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对人的敬称。②荷:担负。③阿:山、水的转弯处。 ④沾:浸润。
8.以上两文都出自《__________》,该书由南朝宋的__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2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