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460字。

  山东省滕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格律的起源都是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范律。专就诗来说,我们来看格律如何本来是自然的。
  韵是音节中一个成分。音节除韵以外,在章句长短和平仄交错中也可以见出。章句长短和平仄交错的存在理由也和韵一样,都是顺着情感的自然需要。分析到究竟,情感是心感于物的激动,和脉搏、呼吸诸生理机能都密切相关。这些生理机能的节奏都是抑扬相间,往而复返,长短轻重成规律的。情感的节奏见于脉搏、呼吸的节奏,脉搏、呼吸的节奏影响语言的节奏。诗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所以它的节奏也随情感的节奏于往复中见规律。
  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例如“诗大半用韵”“章句长短大半有规律”之类。这本来是一种自然律,后来作诗的人如法炮制。从前的诗人多用五言或七言,他们于是也用五言或七言;从前的诗人五言起句用仄仄平平仄,次句往往用平平仄仄平,于是他们也用同样的次第。这样一来,自然律就变成规范律了。诗的声韵如此,其他艺术的格律也是如此,都是把前规看成定例。
  艺术上通行的作法是否可以定成格律,以便后人如法炮制呢?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都不免有流弊。从历史上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为死板的形式的。一种作风在初盛时,自身大半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后来闻风响应者得其形似而失其精神,有如东施学西施捧心,在彼为美者在此反增其丑。流弊渐深,反动随起,于是文艺上有所谓“革命运动”。文艺革命的首领本来要把文艺从格律中解放出来,但是他们的闻风响应者又把他们的主张定为新格律。这种新格律后来又因经过形式化而引起反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
  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知道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提倡格律的危险。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我们固然应该记得格律会变为死板的形式,但是也不要忘记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比如陶渊明的五古、李白的七古、王维的五律以及周邦彦诸人所用的词调,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
  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险,这岂不是一个矛盾吗?这并不是矛盾。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也绝不足以言创造。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反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作为一种语言,其章句长短、平仄交错和韵都合乎情感节奏,它的起源符合自然律。
  B.尽管格律在形式化后会变的死板,出现束缚艺术的倾向,但我们不能以此就否定格律。
  C.一种作风在初盛时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然后被闻风响应者如法炮制,视为定例,翻新为陈。
  D.人类情感的群性和个性,导致情感在变化中存在不变者,艺术的自然律从而可以变成规范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绝对肯定把艺术前规视为定例的做法,会使格律被不断因袭而陷入到一波波新陈往复的循环中。
  B.人们对待格律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表面上看似乎矛盾,实际上内在统一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
  C.善打球者无心于球规而又合于球规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出了善用格律的道理和境界。
  D.格律有利有弊,黛玉认为“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说明她已突破了格律弊端。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
  B.曾国藩在《家训》里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C.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指出“文章道弊五百年”,提出“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D.沈约在《宋书谢灵运转论》中说:“至于高言妙语,音韵天成,皆暗于理合,匪由思至。”
  4.王国维说:“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结合这句话,简要分析本文对格律的阐述。(4分)
  5.本文论述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洋淀上①(节选)
  关仁山
  这个秋天是令人陶醉的。
  秋分这一天,白洋淀的芦苇熟了,空气里流荡着芦苇成熟的气息,甜丝丝、醉醺醺的。
  早上,褚忠良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准备德县地下管廊招标。这次工程量大增。大吨位吊装还在这里进行,冲击新的标高。
  技术总监肖寒一走,谁来弥补这个技术空缺?王决心心里犯了嘀咕。这时,一个声音出现了,王决心扭头一看,路海生推着鲁大林师傅进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