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20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19世纪末期,在斐迪南•滕尼斯的家乡德国,一个工业都市正快速地兴起。滕尼斯对这个变迁感到惊愕不已。他认为,这个都市的变迁代表社会正由一个互动频繁的社区形态(礼俗社会),急剧转型为冷漠的大都市(法理社会)。
  礼俗社会是指典型乡村生活的社区。在这个小小的社区中,人们拥有相似的背景与生活经验。几乎所有人彼此认识,人们的互动亲密而熟悉,就像一家人一样。这个社区的成员忠于较大的社会群体,彼此之间有一种患难与共的集体感。这些人以私人的方式彼此互动,而非只保持如“职员”与“经理”这样的关系。由于这种较私人的互动方式,人们的隐私也较少,彼此都互相熟识。
  礼俗社会的社会控制是通过诸如道德劝说、流言以及表情手势等非正式手段来维持的。这些控制技巧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们真的很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礼俗社会中,社会的变迁很有限;所以,某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和他们祖父母的时代非常相似。
  相对地,法理社会则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典型。大多数人都是陌生人,而且,人们感觉自己和其他居民没什么共同点。
  人际关系受到人们在各个互动情境中的角色的主导,比如说,一个人在购买商品或安排正式会议时所扮演的角色。自利心支配一切,而且,社会上对于价值观或成员应尽的义务,没有一个共识。因此,社会控制就必须依赖更正式的手段,比如法律以及法定的刑罚。社会变迁在法理社会中很重要;即使是在一个世代之内,都可能产生非常明显的社会变迁。
  表1-1对腾尼斯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做了一个总结。社会学家常利用这些词语,来对紧密互动的社会结构与较不重视个人关系的社会结构作比较。怀旧的人自然会认为,礼俗社会和现代“竞争忙碌的社会”比较起来,前者提供的是较好的生活方式。但是,关系紧密的礼俗社会也不是没有缺点。在礼俗社会中,偏见与歧视的现象较普遍,这可能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局限。礼俗社会过度强调像家庭背景这样的先赋地位,却忽略了人们独特的天分与成就。除此之外,礼俗社会对追求创意与特立独行的人,比较会持有怀疑不信任的态度。
  表1-1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乡村生活是典型 都市生活是典型
  人们的背景与生活经验类似,造成他们有共同的社区情感 人们的共识不高,相异处多于相似处
  社会互动紧密且熟悉 社会互动是任务取向的,不带个人感情
  有团结向心力 私心支配一切
  任务与个人关系无法分割 任务优先,关系其次
  不太强调个人的隐私 个人隐私极为重要
  由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主导 由正式的社会控制主导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比较强调先赋地位 比较强调自致地位
  社会变迁较不显著 社会变迁非常显著,甚至在一个世代中就有很大的改变
  (摘自(美)理查德•谢弗著  赵旭东等译 《社会学与生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时间上,礼俗社会比法理社会更早。
  B.法律社会的社会控制须依赖比如法律和道德劝说等更正式的手段。
  C.礼俗社会的社会结构是紧密互动的,而法理社会自利心支配一切,更重视个人。
  D.相比于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更具有包容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俗社会较强调先赋地位,如人的天赋,法理社会较强调自致地位,如人的社会成就。
  B.与费孝通一样,滕尼斯对于法理社会和礼俗社会并没有做明显的取舍。
  C.礼俗社会任务与个人关系无法分割,法理社会任务优先,关系其次。
  D.礼俗社会不太强调个人的隐私,一家出了事,很快会传遍全村。
  3.下列文学家笔下的社区属于滕尼斯定义的法理社会的是(   )(3分)
  A.《祝福》中鲁迅笔下的“鲁镇”
  B.《百年孤独》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
  C.《哦•香雪》中铁凝笔下的“台儿沟”
  D.《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笔下的“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
  4.滕尼斯讨论了不同社会对于越轨行为的不同态度:A较能容忍越轨行为,B对越轨行为较无法容忍。它们分别应在表格中的哪个位置?请将字母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中,并说明理由。(4分)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是中国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想象,其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诗》也说到“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根据滕尼斯的理论,桃花源属于法理社会还是礼俗社会?结合以上诗文相关语句,说明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个劳动者的生活
  [西班牙]阿索林
  我要用很少的几行来写一个可怜的人的故事。这个可怜的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他没有名字。有的人称呼他的时候说:“那个人”,有的人说:“那家伙”,又有的人则亲热地叫他“大叔”。可是,这个可怜的人并不是谁的“叔叔”,至于“那个人”,这世上是有很多的;而至于“那家伙”呢,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说是“那家伙”。这一切都可以使读者知道,这个可怜的人什么都不是,他无声无臭,他死了也没有人重视他,他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