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690字。
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土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塞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是一生读书都要遵从内心兴趣的声音,而不是强迫自己耐着性子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
B.黑塞读书很早,少年时代就遨游于祖父数以千计的藏书中,但很多书他并不感兴趣,引起他兴趣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
C.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照明相当差”“一灯如豆”,与作者心忧祖国战乱、忙于眼前功课的压抑情绪相互映衬,写出作者这一段不平静的读书经历。
D.马克思常去的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华美,王佐良在这里读书想到了莎士比亚的台词,以此表达对图书馆的赞美和对知识的崇敬。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塞举阅读巴尔扎克作品的例子,阐释了在感兴趣的书籍少或者全然不感兴趣的状态下,顺其自然,终究也会走到阅读的道路上来。
B.黑塞在批评错误读书方法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读书是为了拓展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与世界相通,思路清晰、娓娓而谈。
C“上图书馆”中的“上”所包含的情感、有敬畏、感谢之意,王佐良用一个“上”字,表明图书馆是他一生进步的阶梯。
D.王佐良认为,一个人藏书丰富、独拥书城自鸣得意固然愉悦,而上图书馆读书感受环境氛围与知识的浸润,则另有一番乐趣。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读书是愉悦的”的一项是( )(3分)
A.在书籍的世界中,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
B.我和我的同学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研读世界文学会有哪些收获?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两则材料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地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弛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肥坠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