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0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时规范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了      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唐代书法与诗歌    ,具有同一审美气质。
  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     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乃至将“兰亭”带入墓穴。“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     恰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把书法明确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就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无与伦比   相反相成   如火如荼   风格
  B.无与伦比   相辅相成   欣欣向荣   风神
  C.无以复加   相辅相成    如火如荼   风神
  D.无以复加   相反相成   欣欣向荣    风格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
  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长安三万里》讲述了高适与李白的交友故事,并缓慢地展开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开元盛世可谓星辉灿烂,除却王维、杜甫等一流的诗人,还有张旭、吴道子等享誉千年的书画大家。这些文人在一起推杯换盏、挥毫泼墨,共同书写了伟大的时代文化。身处这样一个光荣的时代,李白与高适年轻时便 ① 。不过,他们又都屡屡碰壁,不能实现扶摇直上的凌云壮志。李白声名显赫,曾在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