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60字。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氾南(fán) 佚之狐(yì) 逢孙(páng)
B.秦伯说(yuè) 所与(yù) 贰于楚(èr)
C.阙秦(quē) 夜缒(zhuì) 共其乏困(gòng)
D.戍守(shù) 夫晋(fū) 焦、瑕(xiá)
2.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C.“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二、选择类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三、判断题
4.文化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爵位: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使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 )
(2)大夫:古代官名。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学问者的通称。( )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
黄景仁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微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调动视、听、触多种感官,抓住络纬、梧桐、白露等典型意象,写出深秋时节的特点。
B.颔联写诗人看到薄云后的月亮西沉入海,秋风中的星宿排列散乱,因而心神不宁。
C.颈联写诗人依声寻歌者,歌声婉转而台榭空寂,闻声而不见人,形成有和无的对照,倍增其情。
D.此诗紧扣标题“秋”和“夜”展开,以清丽深沉的语言呈现出了高远的格调。
6.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